Page 20 - 物理-《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
P. 20

高考专题复习物理

                                         考向二 抛体运动



                                                         加速度 g 取 10 m / s , 则球刚 要 落 到 球 拍 上 时 速 度 大
                                                                          2
                     [ 查漏补缺]
                                                         小为                                      (    )
   1. 图解平抛运动的实质
                                                         A.4 5m / s        B.2 5m / s
                                                           4
                                                         C.    15m / s             D.2 15m / s
                                                           3
                                                       6. ( 多选)( 2017  甘肃天水二模) 如图所示, 某一运动员
                                                         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 又落回到斜面雪坡
                                                                                                      ,
                                                         上 . 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θ , 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v 0
                                                         不计空气阻力, 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
                                                         重力加速度为 g 则                              (    )
                                                                       ,
   2. 熟记平抛运动与斜面相关的两个结论
     ( 1 ) 对于在斜面上平抛又落到斜面上的问题, 其竖直位
     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      值 .
     ( 2 ) 若平抛的物体垂直打在斜面上, 则物体打在斜面上
     瞬间, 其 水 平 速 度 与 竖 直 速 度 之 比 等 于 斜 面 倾 角 的
                                                         A. 如果v 0  不 同, 则 该 运 动 员 落 到 雪 坡 时 的 速 度 方 向
          值 .                                        也就不同
   3. 处理平抛( 类平抛) 运动的四条注意事项
                                                         B. 不论v 0  多大, 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方向都是
     ( 1 ) 处理平抛( 或类平抛) 运动时, 一般将运动沿初速度
                                                            相同的
     方向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进行分解, 先按分运动规律
                                                         C.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           2v 0 tanθ
     列式, 再用运动的合成求合运动 .                                                                g
     ( 2 ) 对于在斜面上平抛又落到斜面上的问题, 其竖直位                                                      v 0
                                                         D.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
     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 .                                                              cosθ
                                                       7. 如图 , 窗子 上 、 下 沿 间 的 高 度 H =1.6 m , 墙 的 厚 度
     ( 3 ) 若平抛运动的物体垂直打在斜面上, 则物体打在斜
                                                         d=0.4m , 某 人 在 离 墙 壁 距 离 L=1.4 m 、 距 窗 子 上
     面上瞬间, 其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等于斜面倾角
                                                         沿高 h=0.2 m 处 的 P 点 , 将 可 视 为 质 点 的 小 物 体
     的正切值 .
                                                         以速度 v 垂直 于 墙 壁 水 平 抛 出 , 小 物 体 直 接 穿 过 窗
     ( 4 ) 做平 抛 运 动 的 物 体, 其 位 移 方 向 与 速 度 方 向 一 定
                                                         口并落在 水 平 地 面 上 , 取 g=10 m / s , 则 v 的 取 值
                                                                                          2
     不同 .
                                                         范围是                                     (    )
                     [ 题组突破]



     次水平射 出 两 个 速 度 不 同 的 乒 乓 球 ( 忽 略 空 气 的 影
     响) .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 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
     球网 . 其原因是                               (    )
                                                         A.v>7m / s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v>2.3m / s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
                                                         C.3m / s<v<7m / s
        度较大
                                                         D.2.3m / s<v<3m / s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 考前叮嘱]
   5. 如图所示, 某同学对着墙壁 练 习 打                                在平抛运动中, 初速度 v 0       与加速度 g 不是同一直线
     乒乓球, 某次球与墙壁上 A 点碰撞                                   上的物理量, 不 能 按 匀 变 速 直 线 运 动 公 式 x=v 0 t+  
     后水平弹离, 恰好 垂 直 落 在 球 拍 上                             1 at 、 v=v 0 +at直接套用 . 注意先分解为两个分运
                                                             2
     的 B 点, 已知球拍与水平方向夹角                                  2
    θ=60° , A 、 B 两点高度差h=1m , 忽略空气阻力, 重力                 动进行处理, 必要时再合成 .                               
   4.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
                                                     6
                                                —  1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