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物理-《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
P. 16
高考专题复习物理
考向四 动力学中的综合问题
[ 听课笔记]
[ 查漏补缺]
1. 处理动力学综合问题的关键点
( 1 ) 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而加速度
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 基本思路如图所示 .
解题的关键, 如第一过程的末速度就是下一过程的初
速度, 另外可以通过画图找出它们之间的位移联系 .
2. 处理动力学综合问题的基本步骤
( 1 ) 明确 研 究 对 象: 根 据 问 题 的 需 要 可 灵 活 应 用 整 体
法、 隔离法 .
( 2 ) 做 好 “ 两 分 析”: 画 好 受 力 分 析 图 及 运 动 情 境 示
意图 .
( 3 ) 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 通常以加速度方向为正
方向或以加速度方向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 .
( 4 ) 确定合外力 F合 通常用合成法、 正交分解法 .
:
( 5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 必要
时还要对结果进行讨论 .
[ 典例剖析]
二、 拓展应用———巧解“ 滑块—木板” 模型
一、 基本应用———求解动力学两类问题
[ 例 6 ] ( 2017 四川成都高三二诊) 如图所示, 质量 m 1
[ 例 5 ] ( 2017 湖北黄冈调研) 如图所示, 水平传送带 =3k g 的滑块 C ( 可视为质点) 放置于光滑的平台上,
AB 长 2 m , 以 v=1 m / s的 速 度 匀 速 运 动 . 质 量 均 为 与一处于自然长度的弹簧接触但不相连, 弹簧另一端
4k g 的小物体 P 、 Q 与绕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 t=0 时 固定在竖直墙壁上 . 平台右侧的水平地面上紧靠平台
刻 P 在传送带A 端以初速度v 0 =4m / s向右运动, 已
依次排放着两块木板 A 、 B. 已知木板 A 、 B 的长度均为
知 P 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 0.5 , P 在传送带上运
L=5m , 质量均为 m 2 =1.5k g , 木板 A 、 B 上表面与平
动时与定滑轮间的绳始终水平 . 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
台相平, 木板 A 与平台和木板 B 均接触但不粘连, 滑
擦, 绳不可伸长且有足够长度,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
块 C 与木板A 、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1 =0.3 , 木板 A 、
2
摩擦力, 取 10m / s . 求:
g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2 =0.1. 现用一水平向左的
力作用于滑块 C 上, 将弹簧从原长开始缓慢地压缩一
段距离, 然后将滑块 C 由静 止 释 放, 当 滑 块 C 刚 滑 上
木板A 时, 滑块 C 的速度为 7m / s.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
2
g
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取 10m / s . 求:
( 1 ) t=0 时刻小物体 P 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 2 ) 小物体 P 滑离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
[ 思路探究] ( 1 ) 小物块 P 受哪几个力作用? 轻绳上 ( 1 )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2 ) 滑块 C 刚滑上木板A 时, 木板 A 、 B 及滑块C 的加
的拉力等于物块 Q 的重力吗?
( 2 ) 小物块 P 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 P 的受力有什么特 速度大小;
点? P 做什么运动? ( 3 ) 从滑块 C 滑上木板A 到整个系统停止运动所需的
( 3 ) 小物块 P 在传送带上一直向右运动吗? 时间 .
( 2 ) 多过程的运动问题中找到各个过程相联系的量是
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