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历史专题模式-《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
P. 15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行不限制 私 有 土 地 买 卖 和 兼 并 的 政 策.明 代 丈 量 土
( 三) 家国情怀引领考
地, 绘制“ 鱼鳞 图 册”, 确 定 土 地 的 私 有 权.清 代 实 行
7. ( 2016 全 国 卷 Ⅲ ) 明 末 有 人 描 述 江 南 农 村 的 变 化 时 “ 更名地”, 康熙八年( 1669 ), 将明代各藩王田产分归现
说, 百年前的雇工“ 戴星出入, 俗柔顺而主令尊”, 如今 佃户所有, 并将其编入所在州县缴纳赋税, 此后又推行
“ 摊丁入亩”.但土地私有制始终是土地制度的主体.
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 ( 2 )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 明清时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地租以实物为主, 有分成租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 按比例提成) 和定额租( 租额固定, 地主不干预生产)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两种形式, 分成租较为流行, 定额租多见于租佃官田或
用工荒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 也是最具 官僚地主田产.无力租田者沦为雇工,“ 计岁受值” 者
中国特色的新现象.高考题干材料讲到农村地 是长工,“ 计时受值” 者为短工.租佃关系下, 佃户有迁
命
移的自由, 社会身份、 法律地位有显著的提高.
题 区雇工的懒惰、 骄纵, 其背后隐藏的是农村劳动 4. 图解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
意 力的供求矛盾以及农村的劳资矛盾, 这些矛盾属
图 于社 会 矛 盾; 高 考 从 社 会 生 活 的 角 度 考 查 明 末
“ 用工荒” 的原因, 将社会热点融于历史问题的考
查之中, 润物细无声, 非常巧妙.
1. 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 思想、 科技间的关系
( 1 ) 与政治: 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
再生产; 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
统治地位, 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 1. 春秋 时 期 , 管 仲 提 出 “ 四 民 分 业 论 ”, 即 “ 士 农 工 商 ”
( 2 ) 与思想: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 四种身份的 人 分 开 居 住 , 分 别 培 养 . 工 匠 ( 手 工 业
织, 从而形成 重 视 家 庭 和 谐、 邻 里 和 睦 的 伦 理 观 念 和 者) 聚集在一起 ,“ 相 语 以 事 , 相 示 以 巧 、 相 陈 以 功 ”.
“ 重男轻女” 的尊卑思想. 这一做法 ( )
( 3 ) 与科技: 一方面,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 A. 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 B. 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
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 天文历法、 数学等领域, 使科技 C. 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 D. 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具有实用性、 实践性等特点; 另一方面, 小农经济发展 2. 下表是根 据 东 汉« 四 民 月 令» 统 计 的 田 庄 内 商 业 贸 易
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 ( 部分月份) 状况.材料可以说明东汉 ( )
2. 图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月 可粜粟、 黍、 大小豆、 麻、 麦子, 收新碳
三月 可粜粟, 买布
四月 可粜穰及大麦, 收敝絮
五月 可粜大小豆、 胡麻, 籴大小麦, 收敝絮及布帛
A. 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B. 地方经济独立性强
C. 田庄自给自足特征 D.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3.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 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 根据资
产情况定户等, 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 户无主客, 以见
居为簿; 人无丁中, 以贫富为差”.“ 不居处而行商者,
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 这一政策 ( )
A. 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 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 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3. 宋元以来的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 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 1 ) 土地私有制化日趋明显: 宋代奉行“ 不抑兼并”, 此 4. ( 2017 菏泽市高三模拟) 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 今世
后, 我国的封建土地私有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国家和 俗所谓布者, 乃用木棉或细葛、 麻苎、 花卉等物为之.”
皇室有大量土地, 这些土地以“ 皇庄”“ 官庄” 的名义出 此后, 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现; 由大地主兼并土地而建成的则为“ 私庄”.土地问 材料表明南宋以后 ( )
题越来越严重, 甚至影响到政府的财政命脉, 历朝政府 A. 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虽已无力改变土地占有关系, 但也采取措施来限制土 B. 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
地兼并: 宋代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土地买卖合法化, 对于 C. 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
土地契约也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元朝建立后, 继承实 D. 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
“ 骄惰成风, 非酒食不能劝”“ 夏必加下点心, 冬必与早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