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历史专题模式-《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
P. 11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A. 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 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1.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区别 C. 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 1 ) 贵族政治 D. 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① 中央政治体制: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家国一体, 最高 2. ( 2017 武昌区高三模拟) 史载“ 诸侯稍微, 大国不过十
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余城, 小侯不过数十里, 上足以奉供职, 下足以供养祭
② 地方政治体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 以血缘关系 祀, 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 形错诸侯间, 犬牙相
为基础. 邻强本干, 弱枝叶之势, 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
③ 选官制度: 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下的世卿世 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禄制度.
A. 西周封邦建国
④ 政治特点: 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 奴隶
B. 秦朝设郡置县
制的贵族政治.
C. 汉朝行“ 推恩令”
( 2 ) 官僚政治
D. 元朝广设行省
3. ( 2017 淄博市高三模拟) 宋代路、 州、 县的官员都由中
体制.
央官兼任, 属于差遣性质, 所谓“ 以京、 朝官权知, 三年
② 地方政治体制: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郡县制
一替”.这一做法 ( )
( 汉初为郡国并行制), 按地域划分.
A. 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③ 选官制度: 实行俸禄制度, 官位概不世袭, 主要官吏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由皇帝任免调遣.
④ 政治特点: 以皇权为核心、 以官僚制为载体的中央集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权的帝国体制的封建官僚政治.
2.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4. ( 2017 玉林市高三质检) 元朝行省对掌行政、 财赋、 军事、
( 1 ) 演变 刑名等庶政, 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 负责) 相结合的
① 分化事权, 相互牵制, 如北宋派文臣做知州, 设立通 方式处理.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 把相
判监督知州等. 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 ( )
② 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 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A. 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③ 加强监察制度, 如汉朝设刺史, 北宋设通判. B.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④ 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 如北宋地方财政收 C. 外重内轻局面得到改变
归中央. D. 注重君主权力的加强
⑤ 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 如汉武帝的“ 推恩令”. 5. 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 掌厘治
( 2 ) 特点
军民, 综制文武, 察举官吏, 修饬封疆.” 其意图是 ( )
① 演变过程中, 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 监督、 制 A. 扩大地方的权力
约, 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
B. 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存在.
C. 整饬地方的吏治
② 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 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
D. 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
任免、 考核, 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 削弱, 集权于中央.
6.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 侍中等是从
③ 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
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 使得中国古代官
善的过程.
制呈现出近官“ 外化” 的特点.这反映了 ( )
( 3 ) 趋势
A. 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①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
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 体现了中国古代 B.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 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② 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 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 D. 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 对后世有着深远的 7. 北宋初年的三省、 六部、 九寺、 五监, 除少数机构外, 大
影响, 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 多只管理 部 分 事 务, 甚 至 成 为 闲 散 机 构, 名 存 实 亡.
趋势. “ 三省、 六曹、 二十四司事之所寄, 十亡二三.” 出现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 国家尚未统一稳定
1. « 周礼» 载:“ 以本俗六, 安万民, 一曰美宫室, 二曰族坟 B. 官员队伍的冗杂
墓” 对“ 族坟墓”, 郑玄注:“ 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 C. 君主专制的加强
近, 死相迫.” 材料中提到的“ 族坟墓” ( ) D. 中央集权的强化
① 中央政治体制: 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