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51

103



                          因此孔恩說科學史的演進並不是累積的,而是經過不斷的革命、不斷汰換

                   舊典範,每次革新都是把一段時期累積的都顛覆掉,舊有典範已經無法被現有典


                   範所消納。然而這種「典範革命」式的思考方式卻在政治思考上造成了一種終結

                   論思維的誕生。



                   歷史終結的思考脈絡



                          首先讓我談一下“歷史的終結”是什麽。這個詞當然不是我的首創,它來自

                          黑格爾(GWF Hegel),或者來自更熟悉的馬克思。黑格爾是第一個歷史


                          循環論哲學家,認爲人類歷史是個連貫的,演化的過程。黑格爾認爲演化

                          作爲人類理性緩慢展開的過程,最終導致人類自由的擴展。馬克思的理論

                          主要建立在經濟基礎上,認爲生産方式改變人類社會如從猿猴,到狩獵,


                          到農業,到工業。歷史的終結因此是現代化理論提出的問題,是詢問現代

                          化過程將最終走向哪里?                104



                          歷史的終結,一個過去便存在而當代又被重新提起的概念,在 1991 年蘇

                   聯瓦解後,法蘭西斯‧福山又重提了歷史終結論的概念。他認為蘇聯的瓦解代表


                   著這種極端式的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已經消亡,自由民主已然勝利了。這種思考

                   脈絡是一種線性式的思維,認為歷史存在著所謂的終點,因而其他在那之前的歷

                   史都是會被淘汰掉的。



                   一種競逐的方法


                          在各式後現代理論、解構理論並起的現在,人們似乎也在心中默認的這股

                   運動的趨勢。平權運動者認為過去那些意識形態所形成的霸權是另人無法接受的




                   103   Thomas 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p.162

                   104   Francis Fukuyama.《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之人》P.3

                                                            12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