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64
第一章 馬克思-不思考的條件
第一節 勞動與異化
在前言裡我們已經大概提到什麼樣的因素會促使人不思考,疲勞是其中一
個原因,不管是身體上的疲勞亦或精神上的疲勞皆是,而這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
導致思考綁架的主要因素。為何疲勞會阻礙人思考,甚至是使人無法思考呢?在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使人感到疲勞的主要原因即為工作,在此本文將以「勞動
108
」稱之。卡爾.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將工人受雇於資本家、為其工
109
作之時所發生的現象以「異化」 來解釋,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之下,工
人所進行的勞動促使了異化的發生,異化是「由主體的人創造出來的某種事物,
本來是為了服務人的,但是這種事物,一旦創造出來卻成為了獨立的存在,並且
反過來成為凌駕於主體之上的控制主體反對主義的力量。」(趙海瑞,2012)。人
被自己所創造的物品給宰制,而失去了自我,這種關係上的倒置,即稱為異化。
馬克思的異化又分有四個環節,分別為:一、勞動者與其勞動產品的異化;二、
勞動者與其勞動產品的異化;三、勞動者與其類本質的異化;四、人與人的相異
化,以下本文將一一列點分別詳述(謝俊,2008):
一、勞動者與勞動本身的異化
在勞動者勞動的過程(生產行為)中,勞動者無法支配自己的活動,其勞動脫離
了勞動者,而其勞動與自身的關係僅保留了其為活動的執行者的這一層外在關係 。
在馬克思的定義中,勞動本應為「人為滿足自我需要的自由自覺的本質的生命活
108 工作的意義其解釋層面較大,有時它可能涉及個人的理想、志趣、抱負、能力,因此在此本
文不以工作一詞稱呼,以免造成意義上的混淆。
109 異化一詞有各種不同的歷史和意思,馬克思則主要將其用於解釋在資本主義的背景之下,工
人受雇於資本家,工人們在勞動之中與周遭環境互相反應,逐漸被物化的現象與過程,為當時社
會上普遍的工作情況。其中「勞動異化」一詞,則特指為人在物化之中喪失人的本質的現象,見
(謝俊,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