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4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234

第伍章  茶與禪



                          因為人類的語言並不能完整的體現出禪的深刻真理,而禪的真理無法藉由

                   西方的邏輯分析來定義。就如同該如何定義上帝一般,你不能說上帝是什麼,因

                   為你無法將上帝的每一個德性提出,而是該說上帝不是什麼,禪也可同理可證。




                                                  壹、禪的不可言說性


                          相較於西方思想的累積推論,禪家提倡有時候知識反而會成為知障。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

                          為。
                                                           (老子,春秋,《道德經》四十八章。)


                          老子提到求禪與求知是兩條相反的道路,學問是愈累積越深入,但窮極一


                   生也沒有辦法全知;而禪則是要一點一滴地忘掉,待到一切皆空,空到一無所有

                   時則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有。禪所代表的是即是頓悟,其中心思想為「不立文字、

                                                       170
                   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


                          禪的意識需要栽培,使之成熟。當它真正成熟時,會豁然頓悟,這是種深

                          入無意識的直覺。


                                                                              (Essaya,II,P.60)



                          任何人都可以悟禪,修禪並不需要任何方法,不思善惡,心中不可以有任

                   何念頭,而「頓悟」是不期而遇的,而不是預料中的事,並非一定要生長在氛圍


                   裡。


                          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
                          意,得意而忘言。

                   170
                      鄭振煌,2009,鈴木大拙禪學入門 p.13
                                                            1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