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3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303
難透過一種通則來把握那些引人發笑的事物。
Plato 211 認為笑聲更傾向於一種嘲笑,是一種輕蔑的表現,他將笑聲視為一
種不理性和無法自制的表現,並且開始對一些容易引人發笑的事物進行批判並主
張應該嚴格控制,諸如喜劇、詩或音樂,都應該被嚴格控制而不能使群眾發出笑
聲。這時候的引人發笑的事物,常被連結為放蕩的、不理性自制的,甚至是帶有
惡意的。
212
在 Plato 的著作《菲力帕斯篇》 中,Plato 利用 Socrates 與希臘青年的辯
論,揭示喜劇與悲劇──不管是局限於舞台上的或是人生意義上的──那些混雜著
快樂和痛苦的元素的場合,是一種惡。Plato 認為,那些具有「引人發笑」的事
物,不但與德爾菲神廟上的那句銘文「認識你自己」背道而馳,甚至是基於無知
而嘲笑他人的不幸,例如比自己貧窮、矮、愚笨等。
213
Plato 在另一著作《國家篇》 中又闡明了,理想國中的衛士階級 214 不應該
太愛笑,並且品行尊貴的人不但不應該太愛笑,還必須要能夠克制自己的笑聲。
在理想國中,Plato 對於一切可能導致缺乏理性自制的事都保持懷疑和批判,這
也是為什麼Plato 會大力反對荷馬在史詩所描寫的,奧林帕斯的眾神的哄堂大笑。
215
另一位質疑笑聲的,是 Plato 的學生 Aristotle。在《尼各馬科倫理學》 216
中,Aristotle 認為有趣的談話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並且闡明人若過度滑稽,
211 Plato(西元前 429 年—西元前 347 年), 古希臘哲學家,為蘇格拉底學生。
212 出自柏拉圖全集《菲力帕斯篇》,P370-P375。
213 《國家篇》,又稱理想國,約寫就於西元前 390 年。
214 柏拉圖烏托邦的公民階級之一,公民階級為普通人、士兵、衛士階級,只有衛士階級具有政
治權力,是最理想的領導者。
215 柏拉圖理想國,388e。愛神愛芙羅黛蒂與戰神阿瑞斯私通,愛神的丈夫,火神赫菲斯托斯得
知後製作了一張大網,趁兩人私通時用大網將兩人困住,接著大聲叫囂引來眾神旁觀,太陽神阿
波羅轉身問荷米斯,是否願意如此丟臉?荷米斯答,若能與愛神困在一起,那麼祂甘願纏上三倍
多的網子,眾神聽完後哄堂大笑。
216 《尼各馬科倫理學》,約成書於公元前 384-公元前 32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