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4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304

不斷說笑話,那麼此人將被看做不太端正的人,不但不能引起笑聲,還可能傷害

                   被取笑的人的情感;但另一方面,他也認為人不能做一個完全不說笑話、也不欣


                   賞別人笑話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太過嚴厲且缺乏幽默感。Aristotle 認為,如果一

                   個人喜歡說笑話,卻有辦法拿捏笑話的尺度不致過分,那麼這樣也算是一個機智


                   的人,與機智的人相比,無法拿捏尺度者則成為輕佻的人,這之間是有很大的區

                   別的。    217

                                                                218
                          另外,Aristotle 也在其著作《詩學》 中提到,相對於悲劇,喜劇往往將
                                             219
                   人描繪的比一般水準更差 ,並且喜劇是對一個較低階的類型人物進行模擬,雖

                   然這不代表全然是壞,僅能表示可笑的對象只是醜的其中一類                                      220 。

                          從 Plato 的理論可以看出,對於引人發笑這一性質而言,Plato 顯然絲毫無


                   法接受。Plato 認為笑是不理性的象徵,而引人發笑的事物促使了這一不理性的

                   情緒,而促使這不理性情緒的來源,也該被抵制。相較於這種毫無協商餘地的抵

                   制,Aristotle 對於幽默這一概念稍微有更具體的想法。他明白幽默在人際溝通上


                   多少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他給了人明確的行為準則,即不可以太過幽默,但也

                   不可過度無趣,而智者甚至是可以拿捏自如的,這一概念相近於現代的「幽默感」,


                   而他所提及的幽默的功能,也更相近於現代的幽默觀一些,只可惜我們仍無從從

                   Aristotle 的闡述中得知,究竟怎麼樣的幽默感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然而,這並不表示 Plato 在幽默理論的貢獻上毫無可取之處。Plato 分析那


                   些令人發笑的屬性,我們可以從中釐清一些程度關係。首先,他認為惡起之於對

                   自己的不了解,這個嚴重性除了違背了「認識你自己」銘文外,也牴觸了其老師


                   Socrates 的哲學起點「自知無知」。接著,這種對自己的不了解進而使自己用過度

                   優越的眼光看待別人,譬如比自己更窮、更笨、更矮。最後 Plato 認為,不管在



                   217   尼各馬科倫理學第四卷第八章,禮貌、機智。

                   218   《詩學》,成書於公元前 335 年。
                   219   出自詩學第二章 1558a。

                   220   出自詩學第五章 1449a。

                                                            5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