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4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414

摘  要







                   規範倫理學的發展,至今雖然已趨近飽和,但卻未能終結,人在道德


                   倫理向度的歸屬,規範倫理學仍尚未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雖然在理



                   性層面許多理論已經自成一套完整的論述系統,但當這些文本被拿到


                   處於獨特處境、被情境所環繞的「人」面前時,在人內部超越性的告



                   誡下,理論的邏輯性論述再也無法滿足我們眼前的情境,人栽植於生


                   活世界之中,與其中的事物發生許多複雜、獨特的關聯,對人來說,



                   周遭的事物永遠不會只是事物本身,人總是主動性的賦予事物意義,


                   純粹機械論的肅然宇宙本身是不具任何意義的,因為人的出現,才賦



                   予了一切意義,人也透過賦予周遭事物意義來建構自身的存在意義,


                   但在規範倫理學中,上述一切主體的創造與超越活動都被忽略,取而



                   代之的是不斷朝向客觀、普遍的永恆原則的尋找,這種對於人的「主


                   體端的忽略」正是規範倫理學未能終結的原因,主體特殊性的忽略導



                   致理論與人的生活世界之間的鴻溝不斷擴大,最終淪為無用,是一種


                   人性的撕裂。本論文將站在存在主義的觀點,運用現象學的研究方法,



                   再次重視主體的獨特性與創造,並探究規範倫理學方法論上的缺陷,


                   試圖解釋規範倫理學出現的真正原因。




                   關鍵字:規範倫理、存在主義、現象學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