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图解猪病防治
P. 104

图 3-62 结肠炎结肠出血       图 3-63 肠黏膜表面覆有混血粘液

                    【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
               行实验室检查。
                    1.临床综合诊断本病的流行缓慢,持续时间长,常发生于断乳后的架子猪,哺乳仔

               猪和成年猪较少发生。排灰黄色至血胨样稀粪。病变局限于大肠,呈卡他性、出血性、
               坏死性炎症。
                    2.病原学诊断
                    (1)直接镜检法用棉拭子取病猪大肠黏膜或血胨样粪便抹片染色镜检或暗视野或
               相差显微镜检查,但本法对急性后期、慢性、隐性及用药后的病例,检出率低。

                    (2)分离和鉴定目前诊断本病较为可靠的方法。常以直肠拭子取大肠粘液或粪样,
               加入适量 pH7.2 的 PBS 溶液,直接划线于加有壮观霉素或多粘菌素等的选择性培养基,
               厌氧条件下 38~42℃培养 4~6d,如果观察到无菌落的β溶血区,可在溶血区内钩取小块

               琼脂,划线继代分离培养,并同时作抹片镜检,观察菌体形态。进一步鉴定时,可做肠
               致病性试验(口服感染试验和结肠结扎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3.血清学诊断  主要有凝集试验(试管法、玻片法、微量凝集、炭凝集)、免疫荧光
               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其中凝集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
               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防制】
                    1.治疗  常用的抗菌药物有截短侧耳素类的泰妙菌素、沃尼妙林,大环内酯类的泰乐
               菌素,林可胺类的林可霉素,氟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其他如杆菌肽、多粘

               菌素、螺旋霉素、庆大霉素、二甲硝咪唑、痢菌净等已被广泛应用,常用饮水给药或饲
               料给药,配合使用口服补液盐饮水。
                    2.预防  至今国内外尚无可以推广应用的有效菌苗。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虽可控制
               发病,但停药后又复发,难以根除,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并配合药物防治,
               才能有效地控制或消灭本病。


                                            单元八  仔猪梭菌性肠炎


                    仔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俗称仔猪红痢,是由C型和/或A


                                                           103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