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猪病防治
P. 66

稳定。冻干或干燥后可失去感染性。
                   【流行病学】

                   易感性  脑心肌炎病毒分布广泛,能感染多种动物和人。啮齿类动物的肠道可能普遍
              带毒,大鼠可能是 EMCV 的主要储存宿主。
                   仔猪易感性强,20 日龄以内的仔猪可发生致病性感染。成年猪大多数隐性感染。
                   传染源  脑心肌炎的发生与鼠数量以及患病鼠多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用与感染鼠

              有接触史的饲料及饮水饲喂动物时,可能引起动物的感染和发病。病猪的粪便中病毒含量
              较低。实验感染死亡的猪,可从许多器官分离到病毒,心肌内病毒含量最高,其次为肝、
              脾等器官。
                   传播途径  病畜的排泄物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可能是仔猪感染的病毒来源。本病也可经
              胎盘感染。

                   【临床症状】猪的 EMC 在临床上往往是亚临床感染。急性发作的猪可见短暂的精神
              沉郁、发热、拒食、呕吐、下痢,震颤、步态蹒跚、麻痹,呼吸急促、虚脱,往往是在吃
              食或兴奋时突然倒地死亡。

                   临床上主要是仔猪发病。除造成仔猪发病外,EMC 还可引起妊娠母猪产出木乃伊胎
              和死产。
                   【病理变化】
                   眼观病变  胃内有正常的凝乳块,胸腔和腹腔内有深黄色液体,肺脏和胃大弯水肿;

              肾皱缩,被膜有出血点,肝脏、脾脏萎缩;胃黏膜、膀胱黏膜充血,胸腺有小的出血点。
              心肌弥散性灰白色,心肌柔软,右心扩张,心室肌可见许多散在的线状或圆形白色病灶,
              或为界线不清的大片灰白色区。
                   组织学病变  心肌发生局灶性间质性心肌炎,病灶中心的心肌纤维溶解,肌膜和胞核

              尚且保留,心肌坏死灶中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少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病程较长者,
              心肌病灶可发生钙化或机化。少数病例可见到轻度的弥漫性亚急性脑膜脑炎的变化。肺泡
              上皮下有间质细胞过度增生并伴有巨噬细胞聚集。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死亡猪心肌有特征性病变,结合流行情况,主要发生于新生

              仔猪,发病突然,死亡迅速以及发病猪群饲料有被患猪与鼠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历史,
              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
                   病毒分离  可采取急性死亡猪的心脏、脑、脾等组织分离病毒。
                   血清学诊断  可用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检测抗体。

                   动物接种试验  用 BHK21 单层细胞培养物,或用病猪的心、脑、脾、淋巴结等组织
              制成的 10%悬液,接种小鼠(脑内、腹腔内、口内或肌肉内),经 4~7d 死亡,剖检可见心
              肌炎、脑炎和肾萎缩等变化;接种 6 周龄仔猪,每头肌内注射 40ml,可引起猪死亡。BHK21
              细胞或胎鼠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的病毒可用中和试验进行鉴定。

                   【防制】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靠综合性防疫。EMC 是一种自然
              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应当注意防止野生动物,特别是啮齿类动物偷食而污染饲料和水
              源。
                   猪群发现可疑病猪时,立即隔离消毒,进行诊断。病死动物要迅速作无害化处理,被


                                                            59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