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P. 121

疑似链球菌病病猪(或死亡不久的尸体)。
                      (2)病料采集和处理

                      将临床疑似病例,据其不同病型采取不同的病料。败血症型病猪,无菌采取心、

                 脾、肝、肾和肺等。淋巴结脓肿病猪可用无菌的注射器吸取未破溃淋巴结脓肿内的
                 脓汁,脑膜炎型病猪则以无菌操作采取脑脊髓液及少量脑组织。

                      (3)链球菌形态观察
                      将采集到的病料制成涂片,用碱性美蓝染色或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如

                 见到多数散在的或成双排列的短链圆形或椭圆形球菌,无芽孢,有时可见到带荚膜
                 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可作初步诊断。成对排列的往往占多数,注意与双球菌和两极

                 着色的巴氏杆菌相区别。
                      (4)链球菌培养特性

                      未能确诊时,需进行链球菌分离培养。怀疑为败血症的病猪,可先采取血液用
                 硫乙醇盐肉汤增菌培养后,再转种于血液琼脂平板;若为肝、脾、脓汁、炎性分泌

                 物、脑脊髓液等可直接用接种环钩取少许病料划线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进行分离

                 培养,37℃培养 24~48h,形成大头针帽大小、湿润、黏稠、隆起半透明的露滴样菌
                 落。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 β 溶血环,少数菌落呈现绿色溶血环。可进一步做涂片

                 镜检和纯培养以及生化特性检查。此外,还可以应用荧光 PCR 检测技术进行快速诊
                 断。
                      (5)动物试验

                      用分离所得的链球菌肉汤培养物注射小鼠(腹腔 0.1mL),观察 3d,如有死亡,
                 取其腹腔渗出液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2.沙门氏菌病实验室检测



                      (1)病料采集和处理
                      最好将死亡后 12h 以内的猪整体送检或无菌采取心血、肝、脾、淋巴结等,放

                 置于 30%甘油盐水中送至实验室。
                      (2)沙门氏菌形态观察

                      取病猪的粪、尿或肝、脾、肾、肠系膜淋巴结,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流产病
                 畜的子宫分泌物等材料制成涂片,自然干燥,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镜检,沙门氏菌

                 呈两端椭圆或卵圆形,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和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3)细菌分离培养

                      ①如果病料新鲜未被污染,可用接种环蘸取材料直接在普通琼脂或鲜血琼脂平
                 板上划线接种,经 37℃培养 24h,可以一次获得纯培养。在普通琼脂上,形成圆形、


                                                            90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