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退休3.0:高齡教育與高教轉型
P. 169
第三章
166 台灣經驗:台灣老人住宅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人力成本,恐怕就不是這個體系所能承擔。
而推動老人住宅產業,有助於將服務需求者集中,降低社
會福利或長期照顧服務的輸送成本,更能改善老人的居住環
境。於此人口結構快速老化,老舊房屋無法讓長者安居之際,
政府應該更重視老人的居住權益,記取過往的教訓,改變作
法,順勢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民間企業更積極參與老
人住宅的建設,才可能開創老人可接受的住宅產品或商業模
式,以逐步達成「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
2017 年 2 月,臺灣的老年人口(65 歲以上)數超越幼年
人口(14 歲以下)數,2018 年 3 月,老年人口數占比突破
14%,台灣已經有將近 350 萬位老人,龐大的族群讓民間企
業嗅到商機,再一次期待銀髮商機到來。
2017 年 6 月 3 日,長期照顧服務法上路後,老人的衛生醫
療與生活福利也有了管轄法令的區分,此刻政府更應該開始
改變對「老人」的看法,切勿一昧以社會福利角度提出老人
住宅政策,亦應重視一般老人的老化住居需求,設法放寬種
種法令限制,鼓勵民間企業投入創新老人居住產業的陣容。
近年各種老人居住創新產品模式百花齊放,除了民間企業,
甚至是因為少子化衝擊而失去年輕學子的大專院校,著眼閒
置校產的活化,也都開始試圖找尋可供運行的商業模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