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8 - 第五卷
P. 568

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

家庭工人大军去进一步加工。 (271) 但是,过渡形式的错综复杂并不

能掩盖向真正的工厂生产转化的趋势。助长这种趋势的,首先是缝
纫机本身的性能,它的多种多样的用途促使以前分散的生产部门在
同一个厂房里和在同一个资本的指挥下联合起来,其次是,初步的
缝纫工作以及其他一些操作最适合在机器所在的地方进行 s 最后
是,那些用自己的机器进行生产的手工业者和家庭工人不可避免地
遭到剥夺。现在,这种命运已经部分地落在他们身上了。投在缝纫机

上的资本量的不断增加 (272) ,刺激了生产,并造成了市场停滞,这就

发出了家庭工人出卖缝纫机的信号。缝纫机本身的生产过剩又迫使
急于打开销路的缝纫机生产者按周出租缝纫机,这就造成了把小的

机器所有者置于死地的竞争局面。 (273) 机器结构的不断变化和机器

的日益便宜,使旧机器也不断地贬值,以致只有那些以极低的价格大
批收买这种机器的大资本家,才能从使用这种机器中获利。最后,用
蒸汽机代替人,在这里也像在一切类似的变革过程中一样,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蒸汽力的运用最初遇到了一些纯粹技术上的障碍,例如机
器发生震动,控制机器速度有困难,轻型机器损坏很快等等,但经验

很快就教会了人们克服这些障碍。 (274) 如果说,一方面许多工作机

在比较大的手工工场中的集中促进了蒸汽力的应用,那么另一方面,
蒸汽同人的肌肉的竞争则加速了工人和工作机在大工厂的集中。例

       (27 I){{童工调查委员会。第2 号报告别 864年版第 83 页第 122 号。

       (272) 仅仅莱斯特一个地方,生产批发商品的制靴制鞋业,在 1864年就已
经使用了 800 台缝纫机。

      (273 )({童工调查委员会。第 2 号报告 ))1864年版第 84 页第 124 号。

       (274) 例如,伦敦皮姆利科的军服厂,伦敦德里的蒂利一亨德森衬衫厂,利
默里克的一家使用近 1200 个"人手"的泰特公司服装厂就是这样。

                                                                                                       545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572   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