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鏡報2018年4月號
P. 33
134萬人的稅務負擔,並提出增加
子女及父母免稅額,又繼續寬免
薪俸稅。有稅務學會人士認為,
預算案提出的稅制改動在政府角
度而言「雖非大刀闊斧,但都叫大
動作」,中產人士較為受惠,但預
算案在稅基狹窄問題上着墨不多,
期望政府開展探討拓寬稅基。
◆財政預算案增加對醫管局及長者醫療的資助,以應付人口老化問題。
研的社會文化,革新軟件遠較投放 為所有合資格的長者,提供多額外 撥款關愛基金補漏拾遺
硬件更具迫切性。若不善用資源, 一千元的醫療券金額,並為綜援家 除了一系列的寬減措施和減輕
有可能步過去中藥港、數碼港等的 庭、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及傷 一般打工仔的稅務負擔等多項破格
後塵,結果只會無疾而終,這對香 殘津貼等發放「三糧」,以及向基 措施外,也在預算案中說明邀請關
港社會絕無益處。 層學童發放2,000元。是次財政預 愛基金協助推行針對「N無人士」
算案對醫管局的經常資助會增加60 的短期紓困措施,發揮補漏拾遺的
增醫療撥款方向正確 億,反映政府銳意改善醫療,值得 作用。如何擴闊範圍和增加彈性,
財政預算案另一個着眼點為 肯定。近年政府的施政重點在於推 聚焦、有針對性地幫助更多市民,
改善醫療體系,強調要未雨綢繆、 廣基層醫療,但近期公立醫院急症 更好地讓大家共享成果。例如一些
投資未來,積極改善醫療以應對 室服務長期供不應求,未來人口老 自力更生、收入不高但又不領取綜
人口老化等挑戰。新年度預算公 化等問題,政府應考慮推行更多措 援的人士;已退休但未夠年齡申領
共醫療開支達712億元,比去年增 施改善公營醫療,增加醫療開支以 各項適用於長者的津貼的市民;或
加13.3%,佔整體公共經常開支的 追上人口老化問題。本港醫療政策 是一些努力工作,但毋須納稅或納
17.5%,加幅為近年最高。政府會 需要一個完整而有遠見的規劃,改 稅很少的打工仔和年青人。
將醫管局在2018/19年度的經常資 善現時醫療體系,提升醫療服務的 今屆政府的理財新哲學着重錢
助提高近60億元,相信可提升公 質素,才是治本之道。 要用得其所,《財政預算案》還富
共醫療體系的質素。以增加病牀數 於民的措施力度是否足夠,基層受
目、手術室節數、普通科和專科門 調整稅階中產人士受惠 惠面能否全面覆蓋,向有需要人士
診名額和相關人手等。向衛生署每 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 提供支援是合適及平衡的方案,與
年額外撥款1億元,鼓勵市民採取 提出多項減輕個人稅務負擔的措 社會分享成果,回應長遠需要,這
健康生活模式,減少心血管疾病、 施,包括擴闊稅階、調整邊際稅 是值得關注的。但更重要的是,要
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率、增加免稅額等。為減輕一般 落實特區政府的管治新思維,政府
非傳染病,同時促進精神健康和加 受薪人士的稅務負擔,建議由 要在經濟發展中扮演更積極的促進
強公眾教育。牙科服務方面,政府 2018至19課稅年度起,把薪俸稅 者和推動者角色,面對國際競爭日
會提供約5400萬元,推行為期三 的稅階由現時45,000元擴闊至 益激烈,時不我與,不進則退,香
年計劃,讓更多非政府機構為成年 50,000元,並由四個稅階增至 港應積極運用財政儲備,推動經濟
智障人士提供免費口腔檢查、牙科 五個,邊際稅率分別調整為2%、 發展,適時有度謀劃社會長遠的未
治療及口腔健康教育服務。一次性 6%、10%、14%和17%。措施將減輕 來。 鏡
2018年4月 鏡報月刊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