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鏡報2018年4月號
P. 34
港澳政經
修憲對國家的意義和對香港的啟示
☉文/蕭史
中 國進入新時代後的首次全國
兩會在北京落幕,涉及港澳
的內容並不算多卻值得仔細品味。
這次是1978年以來會期最長的全
國兩會,對國家和港澳特區而言,
都影響深遠。
對國家的意義
今次全國兩會的重中之重是審
議憲法修正案,其對樹立憲法法律
至上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落實依 ◆全國人大代表就憲法修正案進行投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曼琪負責監票。
憲治國、依憲執政意義重大。 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是中央強 沈德詠指出,在21條修憲內
首先,憲法修正案體現出中央 調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 容中,11條與設立國家監察委員
更加重視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基礎 略的重要內涵。憲法修正案以 會有關,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黨
性作用。 根本法的形式將科學發展觀、習 和國家工作全域的重大政治體制
中共十七大以後,中央曾提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 改革。全國人大審議憲法修正案
出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 想確立為憲法的指導思想,一方 和監察法的先後順序,既反映出
上、憲法法律至上的「三個至上」 面有助於強化憲法的地位和基礎 憲法之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實質性
法治理念。「三個至上」強調了憲 性作用,另一方面為實現「兩個 作用,也體現了中央對於重大改革
法法律的崇高地位,但「最終是誰 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 須進行合憲性審查的要求,為將來
至上」的問題卻一度在內地法律 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強有力的 更好處理政治體制改革與憲法的關
界、法學界引發爭議。 憲法保障。 係提供了範例。
直到十八大以後,中共中央 其次,反映出中央更加重視 第三,突出了憲法權威,保證
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 憲法在政治體制改革中的實質性 了憲法的穩定性和先進性。
席習近平多次強調「要牢固樹立 作用。 西方法學界有一句名言:「法
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 從中共中央提出對修改憲法 律趨於穩定,社會勇往直前。」憲
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 的建議,到全國人大形成憲法修 法法律的權威從來都是在實踐中實
法治觀念」,內地社會主義法治 正案草案,再到最終全國人大投 現的,其權威性既需要連續性和穩
理念得以正式明確。 票通過修正案,整個過程體現出 定性作為基礎,也必須與時俱進。
在全國政協委員、最高人民 中央對於重大改革於憲有據、於 此次修憲,是國家現行憲法
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看來,憲 法有據的高度重視。 自1982年公布實施以來的第5次修
24 鏡報月刊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