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鏡報2018年4月號
P. 48
兩會專輯
楊國強:強化青少年職業技能教育
☉文/本刊記者 北京兩會報道
「現 在有相當部份年輕人,中學畢業便去工作,
其知識和能力並不能滿足工作所需。另一
面,很多企業又面臨技能型、實用性人才匱乏的窘
況。」
對如何破解就業、用工兩難的局面,全國政協
委員、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在北京全國兩會期
間建議,立法要求所有青年都接受教育,學會做人
做事的道理,學會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守法公民,20
周歲才能出來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
人才培養模式,2017年首屆290名畢業生就業率達
40年後,國民素質在世界上是一流的 99.66%,逾六成獲得基層管理或技術骨幹崗位,11
據2017年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人月薪破萬元,平均工資比一般的本科生更高,一
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 人就業,全家脫貧,為職教扶貧做了積極探索。
指南》預測,「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2020年的人才 為更好地推進職教扶貧,全面提升國民素質。
缺口將超過1900萬,2025年這個數字將接近3000 楊國強建議:號召全社會重視和參與職業教育,弘
萬。」 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讓家長覺得,送孩子去
楊國強認為,如果年輕人都能接受到良好的 讀職業教育也會有好收入、好生活,也是一種光榮
職業培訓,我們國家將擁有大量具備專業技能的人 和榮耀。尤其是對那些被貧窮困擾的有志青年,良
才,高速發展的各行各業都有足夠嫺熟的工人,國 好的職業教育將為他們打開通往成才、成功的大
家經濟也將實現持續發展。就算是種田,也應該接 門,阻止貧困在這些家庭的代際傳遞。
受系統的職業教育,從而懂得施肥的道理和使用現
代化的生產工具。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
楊國強說,沒有錢讀的先由國家付,紀錄好, 楊國強強調,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
讓他及他的子孫有錢時還。40年後,全國家工作的 是經濟的振興,也是文化、教育、科技的振興,以及
人都是有技能有文化的人,國民素質在世界上是一 農民素質的提升。職業教育要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
流的。 才保障、智力支援和技術支撐,應當積極打造一支懂
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就地培
全面推進職業教育,實現精準扶貧 養更多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
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對貧困 農業發展提供更精準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促進農民
生全免費的大學,採用「產教融合,校企共育」的 持續較快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鏡
38 鏡報月刊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