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鏡報2018年4月號
P. 53
一些地方祭出首套重拳。例如,安徽蕪湖在2 不再運動掃黑 重在依法辦事
月中旬宣判了56人涉黑大案。同期,廣州一審宣判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對此次「掃黑除惡」定下
了54人涉黑案,該案被告人及辯護律師人數刷新了 了一個剛性原則——「依法」。既要求政法各機關
廣州市兩級法院審理的「涉黑」案件紀錄。在全國 「要進一步明確政策法律界限,統一執法思想 」,
「兩會」團組開放日活動上,廣東省委書記李希表 又強調「要主動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
示,該省還重拳出擊了東莞掃黃、掃黑除惡工作, 改革,切實把好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
要努力建設「全國最安全穩定」地區之一。 律適用關」。
一批涉黑案件獲得偵破。例如,北京市抓獲以 當前,全國政法機關正強勢推進掃黑除惡專
陳某某為首的犯罪團夥涉案嫌疑人30人。天津市破 項鬥爭,在「依法、準確、有力」的工作原則中,
獲以顏某為首的涉嫌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抓 「依法」被置於首位。
獲嫌疑人25人,依法查封凍結帳戶資金近1700萬元 執政以來,中共對於黑惡勢力一向採取高壓政
(人民幣,下同)。 策。早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83年,面對犯罪態勢驟
一些新政陸續推出。例如,《海口日報》文章 然嚴峻的情形,中央出手發布《關於嚴厲打擊刑事
稱,海南高院於3月7日印發《關於全省法院開展掃 犯罪的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三年的「嚴
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實施意見》,制定32條舉措,紮 打」,共查獲各種犯罪團夥19.7萬個,逮捕177.2萬
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同期,廈門發布「掃黑 人,勞動教養32.1萬人。
除惡」線索舉報獎勵,最高獎10萬元。 當時內地還鮮有「黑社會」的概念,官方將有
從廣東、四川、湖北、福建等地提出的「掃黑 組織犯罪統稱為「犯罪團夥」。首輪「嚴打」的背
除惡」三年規劃看,儘管階段目標和具體措辭有些 景,正值改革初見成效,需要力保現代化實現的關
微差異,但大體脈絡相同:2018年,為行動的啟動 口。彼時,為經濟和社會建設護航的另一隻手,是
和推進階段,重在摸底數,遏增量;2019年,鞏固 整頓吏治。與首輪「嚴打」幾乎同一時間,中共進
基礎,集中攻堅,繼續深挖;2020年,建立健全遏 行了一次大規模全黨整風運動。後期的黨史研究資
制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長效機制,取得掃黑除惡專 料稱,當時的整風「為黨所領導的改革開放大業的
項鬥爭壓倒性勝利。 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天津、陝西、河北等地黨媒報道看,該地 此後,中共又進行了多輪「嚴打」——分別啟
方級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由政法委牽 動於1996、2001年和2010年。
頭,成員除了公檢法外,還包括紀委、組織和宣傳 其中,第三次全國性「嚴打」的重點就是「打
部門。據推測,中央層面的領導小組也應是類此架 黑除惡」。2003年的統計數據稱,當時全國共破獲
構,但詳情尚未公開披露。 刑事犯罪案件508.7萬件,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629
與2006年成立的全國「打黑辦」相比,紀委、 個、惡勢力犯罪團夥14768個。
組織和宣傳是新入列的職能部門。 在第三次「嚴打」總結經驗時,官方認為,
時政觀察人士認為,紀委部門的介入,使得這 「依法從重從快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是遏制犯罪急
次「掃黑除惡」能向縱深開掘,也令專項鬥爭具有 劇上升的有效措施」。而同時,北京內部也有不同
更多想像空間。中央此前已經明確提到,把掃黑除 意見。有政法官員提出,運動式「嚴打」後犯罪率
惡與基層反腐「拍蠅」、脫貧攻堅相結合,深挖黑 又開始反彈,甚至恢復到此前水平,單靠「嚴打」
惡勢力「保護傘」,這勢必將成為今後地方治理的 並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嚴峻的社會治安形勢。
一道明確主題。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興良曾撰寫《嚴打利弊
2018年4月 鏡報月刊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