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鏡報2018年4月號
P. 55
向政治領域滲透 」。 配資源的「強人」和「狠人」獲得了迅速崛起的機
此前被判刑的江西省某市原人大代表,糾結 會,基層因此形成了一批食利階層,並催生了灰色
同族以及社會人員組成犯罪團夥,20多年來利用暴 利益鏈條。
力、威脅等手段,多次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甚至利 而從基層政權的動因來說,由於治理資源和
用勢力和影響,威脅當地黨委政府工作人員,干擾 激勵機制的相對缺乏,鄉村普遍存在公共產品提供
基層組織選舉。 不足的情況。現行的分權制度使財權集中於上級政
去年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曾印發專項《意 府,而事權則層層下移,促使一些基層組織奉行
見》,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堅決依法懲治「村霸」和 「實用主義」——在集中力量幹大事的同時,對一
宗族惡勢力刑事犯罪,突出打擊為「村霸」和宗族 些與直接利益無關的行政事務或者敷衍了事,或者
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職務犯罪。 大量採用非正式行政手段來彌補常規治理工作的不
可見,中央早已把處置黑惡勢力同基層反腐和 足。
治理問題聯繫在一起看待。在今年1月發布的十九屆 許多「地方豪強」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進入了基
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中,也明確把「堅決整治群 層權力的運作體系,成為行政「代理人」,甚至進
眾身邊腐敗問題 」作為單獨一項提出,並具體要 入當地人大和政府班子。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部份村
求:把懲治基層腐敗同掃黑除惡結合起來……把全 幹部成了維護治安的力量,但由於缺乏有效監督,
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後一公里」。 時間一長也會變成「村霸」。
從成因看,「村霸」橫行與基層政權的蛻變, 在灰色聯盟中,既有異化為「廠商」的基層官
非一日之寒。 員,也有逐步「政治化」的「地方豪強」,還有默
黑惡勢力的生存土壤,是社會治理中廣泛而頑 許非正式權力行事的普通基層官員。有分析文章指
固存在的灰色空間。這種邊緣地帶的形成,有其深 出,許多基層官員不會使用正式權力直接侵害民眾
刻的邏輯和背景。概而言之,「掃黑除惡」所指向 權益,卻可能放任其「代理人」用非法手段控制基
的,是一個重建基層政治與社會生態的龐大系統工 層,其隱形危害甚巨。
程,而不僅僅是一場減滅犯罪的運動。 在國家政權體系中,基層行政越是具有運動式
「 皇 權 不 下 縣 , 縣 下 行 自治 」的 「 雙 軌 政 治理的特徵,越是採取壓力型和錦標賽體制,就越
治」,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權力運行架構之一。費孝 容易固化上述格局。
通曾論證稱,傳統中國社會的治理通過兩條平行軌 因此,在「掃黑除惡」中除了將刀刃向內,清
道進行:一條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權的專制體制的 除「保護傘」外,還要在整頓和重構基層治理體系
軌道,由官員與知識份子來實施具體的治理;另 方面下更大功夫。既要立足當下,也要着眼長遠。
一條是基層組織自治的軌道,它由鄉紳等鄉村精英 將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完善「一核多元、合
進行治理,紳士階層是鄉村社會的實際「統治階 作共治」的村級治理體系,發揮村級黨組織、村民
級」,而宗族是士紳進行鄉村治理的組織基礎。 代表會議決策、村民委員會執行和村務監督委員會
在新中國建政後,中國鄉村「雙軌政治」的現 監督的共同作用。
代化轉型之路並不順暢。其主要原因是,在國家正 同時,在公共服務領域,要不斷加強改革,
式權力所無法滲透的地帶,出現了新的利益格局和 以制度創新激發民間活力。以疏代堵,以善治代重
鏈條,並有路徑強化的趨勢。 典。唯此,才能徹底移除黑惡勢力的生存土壤,讓
社會學者分析稱,在過去一段時期的經濟發 基層民眾真切感受到各項改革紅利,提升全面小康
展中,社會資本流動越來越活躍,一些或明或暗支 之路上的幸福感。 鏡
2018年4月 鏡報月刊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