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货币的真相
P. 88

又希望凭自己的号召力重建这个体系。

                        然而,经历一战的“洗礼”,英国的国力大不如前甚至说没落了。虽然英国赢得

                   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新的殖民地,然而,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力继续承担维系
                   一个帝国以及相关国际秩序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

                        战争期间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及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

                   混乱以及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

                   都日益高涨,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助长

                   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的蔓延。

                        一战中,英国的商船队遭到巨大损失,使其航运业遭遇重创,导致英国贸易量的

                   下降。具体来说,英国由战前的工业第一强国落后至二流工业国,也从战前的债权国

                   变为战后的债务国,并伴随战后经济长期低迷、不景气,国际金融中心慢慢地由英国

                   伦敦转移到美国纽约。

                        至 1919 年,英国欠美国的债务达 85.000 万英镑。英国成为美国的主要债务国。

                   对比之下在战前,美国则是英国的主要债务国。由于战争,英国的内债增加九倍,即

                   从 64.500 万英镑增加到 66 亿英镑。

                   战争还使得英国国内矛盾尖锐化。1918 年罢工运动规模壮阔,参加罢工的工人达
                   1.116.000 人,损失达到 5.875.000 个工作日。这时的英国工人运动颇具战斗性,罢


                   工者除了提出经济要求外还提出政治要求。 随着罢工运动的开展,工会的数目也日
                   益增多。起来同老板们斗争的工人们意识到联合起来的必要性。1913 年到 1918 年,

                   工会人员人数从 4.135.000 人增加到 6.533.000 人。

                        由于工人不满老板们的剥削,以及后来俄国的十月革命的成功,使英国国内的工

                   人极为兴奋。他们想改变社会制度,从而使自己能够获取利益。这样的心态导致工人

                   们不断罢工或者是消极怠工,间接造成英国国内政治的动荡以及经济上的衰退以及国

                   际地位的下降。

                        一战爆发前,英国自由党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立法试图开创更宏伟的局面。

                   然而,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英国的国内矛盾并加剧政坛的冲突,从而导致

                   英国自由党的没落。

                        1918 年,自由党尚可与其他政治力量联合而维持劳合·乔治的首相地位,但是,

                   随后几年里自由党在大选中的得票率持续下降。1923 年的大选中工党得票率首次超




                                                              88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