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國考各科總整理
P. 22
2018年2⽉18⽇ 星期⽇
98年指考簡答題
請就本⽂第⼀段馮諼乞食的過程中,孟嘗君、馮諼、左右之⼈的反應作⼀探討。
⼀、孟嘗君:笑⽽受之
(⼀)⽂中的「笑」,是訕笑,是無可奈何,雖勉為其難的接受看似「無能」的馮諼,但卻充滿輕
蔑,也因此種下左右之⼈看不起馮諼的結果。由此可知孟嘗君並不如世⼈所謂「有知⼈之材」,反⽽
王安⽯所⾔「特雞鳴狗盜之雄耳」卻是⼀針⾒⾎。
(⼆)能接受如此看似「無能」的馮諼,還是須要異於常⼈的寛宏⼤量,尤其是對後續馮諼的無理要
求卻能照單全收,這正可看出孟嘗君確有「容⼈」的雅量。
⼆、馮諼:
(⼀)需索愈來愈⼤:極⼒地誇張馮諼「無能」卻⼤⾔不慚地「乞食」,⽽且從「求⿂」「求⾞」
「安家」需索愈來愈無度,甚⾄誇張地到處炫耀,處處營造出馮諼是個貪⽽不⾜的⼈。
(⼆)然⽽馮諼的⾏為,其實是想藉以測試孟嘗君是否真如傳⾔中的「好客」,通過了測試,馮諼才
能真正為其效忠,⽽其種種⾏為反⽽就成了為孟嘗君宣傳最好的實例。如此⽤盡⼼機,正可以看出在
⼈才輩出的戰國時期,各⽅策⼠「擇良⽊⽽棲」的積極⼼態。⽽刻意地誇張馮諼的「無能」,對照後
來的「巧營三窟」,也正可以營造出馮諼的傳奇形象。
三、左右之⼈
(⼀)左右之⼈的嫉妒厭惡愈來愈明顯:左右之⼈先是因孟嘗君的態度⽽對馮諼無禮輕視,⾯對馮諼
的無理需索從毫無情緒表露的「左右以告」,到等著看好戲的「左右皆笑之,以告」,更甚⽽發現孟
嘗君竟然對馮諼的無理要求都⼀⼀應允,感受到⾃⾝地位備受威脅,⼼中妒火不覺直接躍上紙⾯,當
然也就顧不得待客之禮「皆惡之,以為貪⽽不知⾜」。。
(⼆)在⼆⼤主⾓孟嘗君、馮諼之中,卻穿插配⾓「左右之之」的態度,更能凸顯出馮諼謀略的傳奇
與孟嘗君「容⼈」的⼤量確是異於常⼈,這也正是這些主⾓能在戰國時期脫穎⽽出的基本要件,⽽那
些短視近利的食客反⽽就成了明眼⼈眼中的「無能」者了。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