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國考各科總整理
P. 25
2018年2⽉18⽇ 星期⽇
孟⼦對宋勾踐說:“你喜歡遊說各國的君主嗎?我告訴你遊說的態度:別⼈理解也安詳⾃得;別⼈不
理解也安詳⾃得。”
宋勾踐問:“怎樣才能做到安詳⾃得呢?”
孟⼦說:“尊崇道德,喜愛仁義,就可以安詳⾃得了。所以⼠⼈窮困時不失去仁義;顯達時不背離道
德。窮困時不失去仁義,所 以安詳⾃得;顯達時不背離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得時
恩惠施於百姓;不得志時修養⾃⾝以顯現於世。窮困時獨善其⾝,顯達時兼善天下。”
⼗、孟⼦曰:「待⽂王⽽後興者,凡⺠也。若夫豪傑之⼠,雖無⽂王猶興。」
孟⼦說“⼀定要等待有周⽂王那樣的⼈出現後才奮發的,是平庸的⼈,⾄於豪傑之⼠,即使沒有周⽂
王那樣的⼈出現,⾃⼰也能奮發有為。”
⼗⼀、孟⼦曰:「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視欿然,則過⼈遠矣。」
孟⼦說:「拿春秋時晉國六卿中的韓、魏兩家⼤⾂的富貴,加在⼀個⼈的⾝上,如果他還能看得很輕
淡⽽不⾃滿的話,那他的⾒識⼀定超過別⼈很多了。」
⼗⼆、孟⼦曰:「以佚道使⺠,雖勞不怨;以⽣道殺⺠,雖死不怨殺者。」
孟⼦說:「拿能使⼈⺠⽣活安逸的道理去使⽤百姓,百姓雖是勞苦,也不會埋怨。拿能保障⼈⺠⽣活
安逸的道理去誅殺罪⺠,罪⺠雖死,也不會怨恨殺他的⼈。」
⼗三、孟⼦曰:「霸者之⺠,驩虞如也;王者之⺠,皞皞如也。殺之⽽不怨,利 之⽽不庸,⺠⽇遷
善⽽不知為之者。夫君⼦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 同流,豈曰⼩補之哉?」
孟⼦說:「霸主治下的⼈⺠,好像很歡樂的樣⼦。聖王治下的⼈⺠,好像很廣⼤⾃得的樣⼦。殺他也
不怨恨,給他好處也不歌功頌德,⼈⺠天天向好的⽅⾯改進,⽽不知道是誰使他如此的。聖⼈所經過
的地⽅,⼈⺠都受到向善的感化;他內⼼所留意的事,都有神妙莫測的功效;他的德業直可上下與天
地同運並⾏,那裏像霸主那樣只是⼩恩惠彌補彌補就算了吧!」
⼗四、孟⼦曰:「仁⾔,不如仁聲之入⼈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也。善政 ⺠畏之,善教⺠愛
之;善政得⺠財,善教得⺠⼼。」
孟⼦說:“仁德的⾔語不如仁德的聲望那樣深入⼈⼼,好的政 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樣贏得⺠眾。好的政
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 百姓喜愛。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財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
⼗五、孟⼦曰:「⼈之所不學⽽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知者,其良知也。孩 提之童,無不知愛
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 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說:“⼈不⽤學習就能的,是良能;不⽤思考就知道的, 是良知。兩三歲的⼩孩⼦沒有不知道親
愛他⽗⺟的,等到他長⼤, 沒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長的。親愛⽗⺟是仁;尊敬兄長是義。沒有 其他原
因,因為這兩種品德是通⾏天下的。”
⼗六、孟⼦曰:「舜之居深⼭之中,與⽊⽯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之野 ⼈者幾希。及其聞
⼀善⾔,⾒⼀善⾏,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
孟⼦說:「當初舜住在深⼭裏⾯,和⽊⽯同居,和鹿豬同遊,這跟深⼭裏的鄉下⼈相差沒有多少。等
到他聽⾒⼀句好話,看到⼀件好事時,就⾺上去做,就像長江⼤河決⼝⼀樣,浩浩蕩蕩地誰也擋不住
了。」
⼗七、孟⼦曰:「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已矣。」
孟⼦說:「不做⾃⼰所不該做的事,不要⾃⼰所不該要的東⻄,做⼈的道理,就是這樣罷了。」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