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國考各科總整理
P. 28

2018年2⽉18⽇ 星期⽇
                三⼗⼀、公孫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順。』放太甲于桐,⺠⼤悅。太甲賢。 ⼜反之,⺠⼤
                悅。賢者之為⼈⾂也,其君不賢,則固可放與?」
                孟⼦曰:「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公孫丑說:「伊尹說:『我看不慣那不依道理做事的⼈。』於是把太甲放置到桐的地⽅,⼈⺠⼤為⾼
                興。等到太甲改過了,⼜把他迎歸京城,⼈⺠⼜⼤為⾼興。有賢德的⼈做⾂⼦,他的國君不好,就可
                以把他放置到別處去嗎?」
                孟⼦說:「有伊尹那樣公正的志向就可以;沒有伊尹的志向,那就變成篡位了。」

                三⼗⼆、公孫丑曰:「詩曰:『不素餐兮』,君⼦之不耕⽽食,何也?」
                孟⼦曰:「君⼦居是國也,其君⽤之,則安富尊榮;其⼦弟從之,則孝弟 忠信。『不素餐兮』,孰
                ⼤於是?」

                公孫丑說:「詩經上說:『不無功⽽食祿。』可是現在的君⼦卻是不耕種⽽食祿,是什麼道理呢?」
                孟⼦說:「君⼦居住在這個國家裏,他的國君如果重⽤他,他就可以安定富⾜,尊貴榮耀;國中的⼦
                弟如果追隨他,他就會孝順⽗⺟,尊敬長上,存誠去偽,⾏事信實。所謂不無功⽽食祿,請問還有什
                麼功續比這還⼤呢!」

                三⼗三、王⼦墊問曰:「⼠何事?」
                孟⼦曰:「尚志。」
                曰:「何謂尚志?」
                曰:「仁義⽽已矣。殺⼀無罪,非仁也;非其有⽽取之,非義也。居惡在? 仁是也;路惡在?義是
                也。居仁由義,⼤⼈之事備矣。」

                王⼦墊問道:“⼠做什麼事?”
                孟⼦說:“使志⾏⾼尚。”
                王⼦墊問:“使志⾏⾼尚指的是什麼?”
                孟⼦說:“仁和義罷了。殺死⼀個無罪的⼈,是不仁;不是⾃⼰的東⻄卻去佔有,是不義。居住的地
                ⽅在哪裡?仁便是;道路在哪裡?義便是。居於仁⽽⾏於義,⼤⼈的事便⿑備了。”

                三⼗四、孟⼦曰:「仲⼦,不義與之⿑國⽽弗受,⼈皆信之,是舍簞食⾖羹之義也。 ⼈莫⼤焉亡親
                戚、君⾂、上下。以其⼩者信其⼤者,奚可哉?」

                孟⼦說:「陳仲⼦這個⼈,如果不合禮義的,就是把⿑國給他,也不肯接受,這是⼤家都相信的。但
                這好比捨棄⼀籃飯、⼀碗湯⼀樣的⼩廉潔罷了。做⼈最⼤的錯處,莫過於沒有親戚、君⾂、上下的⼤
                倫。如果我們因為他的⼀些⼩廉就相信他的⼤節,這怎麼可以呢?」

                三⼗五、桃應問曰:「舜為天⼦,皋陶為⼠,瞽瞍殺⼈,則如之何?」
                孟⼦曰:「執 之⽽已矣。」
                「然則舜不禁與?」
                曰:「夫舜惡得⽽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則舜如之何?」
                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逃,遵海濱⽽處,終⾝訢然,樂 ⽽忘天下。」

                桃應問道:“舜做天⼦,皋陶做法官,假如舜的⽗親瞽瞍殺了⼈,那怎麼辦?”
                孟⼦說:“把他逮起來就是了。”
                桃應問:“難道舜不阻⽌嗎?”
                孟⼦說:“舜怎麼能夠阻⽌呢?皋陶是按所受職責辦事。”
                桃應問:“那麼,舜該怎麼辦呢?”
                孟⼦說:“舜把拋棄天⼦之位看得像拋棄破鞋⼦⼀樣。他偷偷地背負⽗親逃走,沿著海濱住下來,終
                ⾝逍遙,快樂得把曾經做過天⼦的事情忘掉。”




               !28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