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看見學習
P. 71
校園植物尋寶 朱志青
領域 / 科目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設計者 朱志青
實施年級 三年級上學期 總節數 10 節
【學習表現】
tc- Ⅱ -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批判思辨) 三年級
ah- Ⅱ -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養成應用科學思考與探究的習慣)
ah- Ⅱ -2 透過有系統的分類與表達方式,與他人溝通自己的想法與發現。(養成應用科
學思考與探究的習慣)
教學目標 / 【學習內容】
學習重點 INb- Ⅱ -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構造與
功能)
【校本課程目標】
行 2-1 能認識臺灣的環境及相關保護議題。
行 2-3 能結合不同學科的能力,進行簡單的環境保護任務。
行 2-4 能提出保護台灣環境的行動
單元名稱 校園植物尋寶
臺灣是多山的地形,數百年前就以青蔥蓊鬱獲得福爾摩沙之名,樹木種類眾多,讓臺灣
教學想法 躍上國際舞台,樟腦聞名全球。藉由校園樹木的相關活動,讓學生與樹木建立感情,並
從中了解台灣原生種的特殊性,從樹木認同本土,並從行動力進行簡單的環境保護任務。
教學活動與成果 學習評量
課程一:樹葉哪裡都一樣 ( 配合自然 2 節 )
●教師發下七種校園植物葉子的護貝,分別是「榕樹」、「樟樹」、「苦楝樹」、「茄
苳樹」、「白千層」、「臺灣欒樹」、「楓香」。請學生觀察這七種葉子,可以依照
什麼標準分成兩類。藉由二分法,注意葉子的各種特性。
●學生可能分類標準:葉梗長短、葉梗粗細、葉片大小、顏色、葉緣、葉形、葉脈、葉序。
小白板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