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林一鳴的投資世界
P. 110
對於普通萬多元收入的打工仔,你未必知道公司高層及
老闆人工的升幅,遠較你的想像為高。
如果只看樓價與平均收入比例,目前上車盤最便宜都要
500 萬元,以打工仔收入中位數比較,當然非常痛苦;但對於
高薪的人來說,可能只是數年的收入,就不是十分痛苦了。
對於全港 730 萬人口,收入並非在 Top 30% 的一百多萬
個家庭,的確是「樓價嚴重超出可負擔水平」,特別是一些
工作十年八年的年輕人,畢業時每月工資是一萬元,每年人
工升幅 2% 至 5%,今天工資也只是兩萬元;他們人數眾多,
叫喊的聲音也是最大最慘,但卻未必影響到樓價的升跌。
3 樓市放大鏡
這些可憐的年輕人,對樓市充滿抱怨和憤怒,但在殘酷
的現實中,樓市是不會理會他們的感受。目前全港自置物業,
只有低於四成有按揭貸款(2001 年是 51.5%),借貸還款與
收入比率極低,你說這些有樓的人,痛苦指數是否爆燈?所
以最感覺痛苦的,並不是有樓人士,而是在旁邊買不起樓的
觀察者。
供樓負擔能力分析
如果想在香港買樓,除了需要準備充足的首期,每月供
樓負擔也必須計算在內。
根據目前按揭息率的情況,平均每 100 萬元的貸款,每
月供款金額約四千多元;購買一個最普通的房子,貸款估計
要三四百萬,每月按揭貸款約萬多元左右。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