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200422
P. 18

中國家庭教育理論之探討



                   育子弟,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其中不少見解至今仍有

                   借鑒意義。



                         家風即門風,指的是“一個家庭在代代繁衍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較為穩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風、傳統習慣、道德規範,以及待人接

                   物、為人處世之道等等,其核心內容指一個家庭的思想意識方面的傳

                         [4]
                   統” 。家風雖然看不見,也摸不著,卻實實在在的體現著一個家庭
                   的生活觀和價值觀,凝聚著一個家庭與宗族的精神信仰,如先秦孟母

                   三遷其家以顯勸子向學的家風教導、宋代岳母子背刺字以示精忠報國

                   的家風教誨,曾國藩持家教兒女以成勤儉歉的家門作風,傳承兩千年

                   的孔子後裔更是潛心著述、恪守禮教,展現崇文重教、詩禮傳家的家

                   風傳承。家風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家長對家禮和家訓等家庭傳統的踐行,


                   身教重於言教。


                   二、現代家庭教育中的家長失位表現


                         (一)現代家庭中家長教育責任主體意識的缺失

                         教育責任主體,即實施教育責任行為或承擔教育行為後果的主體。

                   [5]
                     對比傳統社會,現代社會中的政府、學校和教師承擔著更多的教育

                   責任,這在客觀上讓許多家長誤認為“教育孩子主要是學校和教師的

                   責任”,家長的教育責任只是讓孩子有機會上好學校、接受高品質的

                   學校教育,忽視了父母作為孩子最重要的他者對孩子的教育影響。

                                                                   [6]
                         《2018 年全國家庭教育狀況報告》 的調查了 14468  名四年級班
                   主任和 17641 名八年級班主任,112282  名四年級學生和 74785  名八

                   年級學生。其中,74%的班主任報告,與家長溝通的主要困難是“家

                   長認為教育孩子主要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25.1%  的四年級學生和

                   21.8%  的八年級學生報告“家長從不或幾乎不花時間與我談心”;

                   22.5%  的四年級學生和 21.2%  的八年級學生報告“家長從不或幾乎


                   不問我學校或班級發生的事情”;33.3%  的四年級學生和 48.3%  的八


                                                                                                    16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