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200422
P. 20

中國家庭教育理論之探討



                   的使用者行為調查。調查顯示 44.36%的使用者非常期望能夠進行家校

                   合作互動,更多地瞭解孩子的在校表現,與老師、學校一同為了孩子

                   的成長而努力。2013 年,針對家校合作的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


                   對家校合作都持肯定的態度,知道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家校合作

                   中,家校合作的管道單一,大部分家長認可電話在家校溝通中的地位,

                   對其他交流管道(開放日、家長會、家訪等)有效性的認可上意見不

                   一;內容狹小,大多數家長只有在關乎孩子的學業成績時,才聯繫學

                      [9]
                   校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家長願意與學校合作和互動,但是在行動
                   上卻較少主動溝通學校,或者進入學校。在深度訪談中,我們瞭解到,

                   更多的家長,缺乏充足的時間,也缺少便利的通道與學校深入溝通。


                   三、現代家庭教育的家長補位



                         從傳統文化中的家庭教育觀念出發,審視現代家庭中家長對孩子

                   教育的責任意識、內容關注以及家校合作等現實狀況,為有效提高家

                   長的教育責任意識、建設益於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和解決家校合作的

                   乏力問題,我們傾向於推動現代家長樹立教育責任的主體意識、重視

                   現代家庭的環境建設、發揮家校合作的教育合力。

                         (一)家長要在孩子教育主體的責任上補位


                         現代家長應充分認識到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法定監護人,是孩子成

                                               [5]
                   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他者 ,是孩子早期教育的第一責任主體,是孩子
                   學校教育的重要責任主體。家長作為孩子教育的責任主體一方面意味

                   著家長是孩子學校教育的重要輔助力量;另一方面,學校教育並不是

                   孩子教育的全部,這意味著家長是學校教育之外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

                   主體。顯然,在家長的教育責任意識上,現代家長應當傳承傳統文化

                   中的家庭教育責任意識,不但要充分認識到家長在孩子教育的實際責

                   任和重要作用,而且應當切實履行自己的教育責任,以身作則,關注

                   孩子的全面成長,尤其是孩子的品德教育、心理狀況和個人興趣等方


                   面的教育內容。
                                                                                                    1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