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20200422
P. 50

中國家庭教育理論之探討



                   極心態。正直,從本質上說,就是有責任感,說真話,做實事,對

                   於任何人任何事物,心態平和又堅持原則。正直的人往往是一個講

                   正氣的人,是忠誠于國家、忠誠於家庭、忠於同事朋友,對工作勇


                   於負責的人。正直人的更容易以自己做人的正直帶動做好事情做好

                   工作,以做好的事情、做好的工作擴大自己的成果。父母家長要按

                   照正確的方法,培養子女成為正直的人。守則就是培養孩子遵守規

                   則的意識。培養子女的“守則”意識,單單把規則告訴他、給他講

                   道理,是不行的,根據子女的心智發育特點,子女一般不能夠理解,

                   加之自律能力比較弱,想做到較難。這其中的關鍵:第一,父母要

                   做孩子好的榜樣。要求子女遵守規則,父母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

                   帶頭成為子女好的榜樣。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

                   言傳身教是給予子女最好的禮物,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自己的


                   子女。第二,共同制定規則。在遇到子女喜歡做某一件事進行某一

                   項遊戲活動時,一般與子女共同商定一個有 2 個或 3  個可供選擇的

                   規則,無論子女選什麼,都限制在規則之內,久而久之,子女就會

                   慢慢養成了守則的意識和習慣。第三承擔後果。子女的天性是不容

                   易遵守規則,要盡力培養子女不遵守規則要承擔受到懲罰的後果,

                   他就逐漸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而學會遵守這個規則,自然也就會

                   約束自己的行為了,從而自覺遵守法律、具備了法律的意識了。第


                   四、解決遵守規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父母與子女共同制定遵守的

                   規則,子女明白瞭解了,但往往不容易很快地能夠做到。做父母家

                   長的,更多的是心平氣和的與子女進行交流溝通,讓子女說出自己

                   想法、遇到的困難,然後想方設法幫助子女解決他遇到的困難。子

                   女努力克服困難,取得進步的時候,父母更多的是給予子女一些適

                   當的鼓勵和表揚,從而樹立子女的自信心,更加努力去遵守規則,

                   變得越來越好。

                         第二位的是勤勞儉樸。勤勞儉樸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



                                                                                                    56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