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20200422
P. 51
當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困境及其肇因與破解之道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二首•其二》前二句就是:“曆覽前賢國與
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中華民族的這種勤勞儉樸的精神,造就的是
華夏兒女的生生不息,繁榮昌盛。勤儉是對家庭幸福的計算,也是在
盡一份有益於社會的責任義務與擔當。隨著子女的成長,自食其力是
一個必然的過程,喜歡做事,不怕勞苦,自然能夠做到自食其力了。
一個養成勤勞儉樸習慣的子女,一定會懂得父母的錢與財產、一衣一
食一物來之不易,在工作或事業中自然也會愛惜國家和社會的公共財
產,熱愛工作,具備艱苦奮鬥的精神。因為只有懂得辛勞的人。第一,
不嬌慣孩子。第二,給子女做好榜樣。第三,自己的事自己做。第四,
參與家務勞動。
第三位的是堅持不懈。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比常
人優秀,要能夠做到比別人優秀,需要扎扎實實的耕耘、勤勤懇懇的
付出、任勞任怨的奉獻,付出的這一分分艱苦細緻的勞動,才能夠有
一分分的收穫,這貫穿其中的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父母從小教育
培養子女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行為習慣,不怕困難,堅持到底,不但
果敢堅忍,而且堅強有恆,才能終成大器立大業。凡事五分鐘熱度熱
情,一曝十寒,這樣沒有成功的先例。
(四)發展幸福快樂的生活技能。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活,只有
掌握的技能多樣豐富,生活就才更有情趣,浪漫而有情調。子女的一
些生活技能,都是生下來以後從父母那裡模仿、學習而得到的,家庭、
父母必須負很大的責任,隨時隨機地加以正確的指導,幫助子女在嘗
試中學習,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一,為人父母,重要的是培
養整齊、清潔的習慣。每一代人有這一代人的審美觀念,父母與子女
的審美觀念標準往往也是不同的,但子女只要做到了保持整齊清潔,
就要尊重這個不同的審美習慣。這就要求父母家長要從小培養子女物
歸原位的習慣,基本的要求是把玩完、用完的東西擦拭乾淨,擺放得
整齊。第二,同樣重要的是飲食和起居中的合適和安全。照顧子女的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