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19 Issue 6
P. 23

Vol.6,  No.6, 2019


            3 .    另外病人的体位,头部固定数小时使许多患者感觉不适和恐惧;手术单覆盖面部增加控制呼吸
        道和紧急插管的困难度;
            4 .    术中脑皮质电刺激时常导致癫痫发生,以及术中病人恶心、呕吐、咳嗽等,更增加了麻醉医生
        处理并发症的困难度。


            术前病人选择            3-4, 10, 22-23


            术前病人选择是麻醉医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病人要充分理解清醒手术的目的并且有意愿,心智
        成熟与医生术中紧密合作。最重要的是反复强调麻醉医生术中自始至终与病人同在,交流和诊治可能
        出现的不良反应。


            术前应治疗或改善患者已有的中枢神经、呼吸、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


             病人应被客观告知手术每一步骤,潜在的手术风险,安全措施等取得病人信任,降低焦虑;

            提醒患者术中的各种声音(监测器,手术钻孔,电刀,吸引器等)的干扰,体位固定带来的不适;


            讲述术中清醒时脑结构和功能定位时病人的感觉、运动和语言的变化等。


            清醒开颅麻醉方法比较


               清醒开颅的麻醉分有三期               6, 18 :
            第一期:手术开始。保证患者镇静,镇痛以及呼吸通畅,血压平稳;
            第二期:患者意识完全清醒,手术医生据此进行脑结构功能定位和病灶切除。
               麻醉清醒期的最佳状态为:病人有意愿,充分与医生和治疗师合作,  病人无痛感或镇痛效果好,
        病人感觉平静,无太大焦虑不安;
            第三期:肿瘤切除后,病人再次镇静/睡眠 . 手术医生止血,关硬膜和颅骨,缝合皮肤,手术结束。

            与之相对应的麻醉方法至少有三种,均可成功达到手术要求,即睡眠-清醒-睡眠(SAS), 中度镇静
        (MAC)和清醒-清醒-清醒(AAA)。


              睡眠-清醒-睡眠(SAS):病人深度镇静,镇痛或全麻,呼吸道和脑压控制较好。但拔管时刺激可
        致咳嗽并可能延缓苏醒时间,对直接脑皮质电图的测试影响较大                                         3-4, 18, 21-22 。


            中度镇静 (MAC):病人的呼吸道不受刺激,术中清醒较快,直接脑皮质电图的测试影响较小。
        但如镇静或镇痛不足或过度,将会引起病人的焦虑,不合作,疼痛或呼吸、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3-4, 11,  20,
        22 。


            清醒-清醒-清醒(AAA):术中患者仅用局麻药,小剂量镇痛药而无麻醉镇静药。病人全程清醒监
        测CNS功能, 无全麻或镇静药所致的副作用或气管插管,但应防止局麻药的毒性反应。仅少数病人可耐
        受这种麻醉方法           5, 24-25 。




                                                                                                                 23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