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19 Issue 6
P. 58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guideline上抄袭,並无自己真正的实践经验。美国业界对这类文件很谨慎,没有经过长期实践验证过
        的东西不会写上去,实践上不易实行的也不会写上去,以免给医生们自我定罪 self conviction。中国
        医疗事故如何判定及赔偿本人未有见识,但感觉上业界对医疗行为指引的书写未有考虑到后果,而更
        注重到自我跻身医疗大咖获取的个人优势,争相撰写指引。


            住院医师培训,家庭医生网络建立,药物规管,等等的重要性,卫计委在国家政策层面是清楚並大
        力推动的,但在具体的实行中,仍然有很大的阻力,仍然在摸着石头过河,任重道远。

            13 . 伴随着不断变化的患者前行的医疗服务系统


            知青孙立哲当赤脚医生为患者切阑尾,而执刀者连狗都没解剖过的,这些真正的缺医少药,已不可
        見。


            改错机制方面,中国主要是行政要求约束,效果显著快速。譬如滥用抗菌素、滥用补液,一声令
        下,科室考核将门诊补液患者百分比,抗菌素处方百分比,二线、三线抗菌素的处方权监管,列为指
        标,超标的部门,个人扣奖金。情况立即改观。


            而美国的医疗行为改变,则缓慢得多。由医疗讼诉、行业规范、个人自律而改变。医院规定效果不
        大,医生不是医院的雇员,医生只对病人负责。

            由于多年来的医闹及媒体渲染,近年报考医学院的生源素质有所降低,广州地区也不例外。医学
        院招生分数线,在千禧年左右,要比同一学校的其它科系高几十分,目前的情况是比其它科系低几十
        分。报考的学生少了。

            说到医疗,不少帖子论述“医疗投入不足”,意即政府应该多加投入,多加补贴,并且对比哪个
        国家投入多少云云。该谁投入?何种方式投入?以美国为例,美国全国花了18%的GDP在医药上,技
        术、药物执世界牛耳,但政府对医院是毫无补贴的。美国医保(Medicare)付费其实是政府管理患者
        买的保险而已,与我国医保相同。政府对医药的投入主要是硏发这一块,每年NIH卫生署对科研投入
        几千亿美元。我国卫生开支只佔GDP的6%左右,比别人低。如要增加,錢哪来?我估计就是来自患者
        的口袋,即自付费。


            中国医疗卫生系统面临与世界各国类似的困扰:国民对医疗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有限资源的矛盾。即
        便如美国,仍然是不断在寻找相应的措施,不断在讨论医改。


            中国的医疗,上世纪九十年代放任自流,结果弊端百出。最近十几年自陈竺主持卫计委开始,向美
        国的系统看齐,强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强调家庭医生的作用,这些显然是朝正确的方向上做。在
        细节上无论如何完善,医疗卫生系统的性质应该坚持其公益性。


            医疗服务地域性很强,供需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市场经济不能解决问题。当然借鉴英国(香港类
        似),以私立医院服务作为公立的补充,不失为一个好的参照系统。


            中国的医疗服务系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大大进步了。


            58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