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19 Vol 6 No 5
P. 24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无痛分娩中国行”,一个草根的公益活动,第一个十年,召集了西方超过800人次的临床多学科
专业志愿者们参与,先后到访国内99家合作医院,传递现代产房的理念。
用国内产科医生段涛大夫的话说:“胡灵群教授在众多的中外籍麻醉科医生和产科医生的帮助下,
在中国把‘无痛分娩’做得风生水起。” “他和团队做到了我们很多产科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和
团队在改变大家对麻醉科医生的看法,他和团队在改变产科医生对麻醉和麻醉科医生的看法。” “‘
无痛分娩中国行’也在大力推进国内现代化产房的建设。”
斯坦福大学产科麻醉主任Brendan Carvalho医
生,在今年的美国“产科麻醉与围产医学会年会”
(Society for Obstetric Anesthesia & Perinatology,
SOAP) 的国际医疗会上说,“这项活动促进了占世
界五分之一人口国家母婴结局的改善,推动了国家妇
女健康计划的改变。”
我有幸曾参与过中国行的三级计划。在此与大家
分享我的见闻和感悟。
2008 年6 月份,由胡灵群医生领队,在浙江医大
始于2008年的 “无痛分娩中国行”,于2018 第一次无痛分娩中国行活动留影
年完成第一个十年计划。
这期间主要实施了3级5个计划。
一、安全有效的无痛分娩
第一级,打好地基,包括最早启动的“产科麻醉基建计划”,后来扩展的“产科麻醉扶植计
划”和“民营医院计划” 。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安全、有效的椎管内分娩镇痛。
说到此,许多人会不屑一顾。硬膜外哪个麻醉科医生不会打?在国内是早已成熟的技术了。我也见
证了国内麻醉科医生娴熟的硬膜外置管技术,侧卧位打,麻利快速得令人瞠目结舌。
其实30多年前,我在国内做妇产科医生时也见过一次,麻醉科医生给自己痛不欲生的女儿做分娩
镇痛,产痛减轻了,但却不知如何用力,后来胎吸结束分娩。
类似的情况在刚刚开始做无痛分娩的医院很常见。
为无痛而做的努力
首先过不了无痛这一关。
担心影响产力产程,常见的是给药量少,说是让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泵,可自控按钮又离得远,
不能随手触及,许多病人抱怨打了无痛还是很痛。
但国人的忍耐力真强,很多产妇痛时还咬牙忍着,尽力不叫出声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