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2019 Vol 6 No 5
P. 28
CASA Bulletin of Anesthesiology
同样要紧的是,伴随着镇痛的起始,产妇血压通常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打好硬膜外后,要不
间断监测生命体征,至少半小时。有的在产房手术室打无痛,为了尽早腾出空间,一做完便匆匆将病
人转运出来。这个过程没有严密观测,便有了安全隐患。
那该在哪做硬膜外?相对无菌的环境即可,比如麻醉恢复室,常常用来做神经阻滞,也可在此打
无痛。很多医院后来改成床边操作,减少了转运,提高了效率,也能做到连续监护,保障了安全。这
样也避免了一打完硬膜外,产妇下地走回产房,可能跌倒的风险。
4 . 血压如有变,应该怎么办
硬膜外镇痛后的血压下降,通常可以经过预先输液扩容与适当体位来减轻,不会影响母婴安全。但
是有时难免遇到特例,这便需要我们有所预见预防,事先配好升压药,随手可用,以防万一。
剖宫产麻醉时更应如此。在美国的习惯是,不仅有事先配好、随手可用的升压药,打完腰麻后,直
接开始微泵输注去氧肾上腺素,预防低血压。看到连升压药都不在手术室,需要时还要到另外的药品
储备室去拿,低血压持续达数分钟,着实令人担忧。
不能预配药物的理由很多。
“医院药房不给配”,
“药物要记账在病人头上,不用就浪费”,
“我打无痛或剖宫产麻醉时,绝大部分病人血压稳定,需要时现配来得及”。
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
俗话说,“预防远胜于治疗。” 有了安全的母亲才能有安全的胎儿。母体有足够的血压,才能维
持足够的胎盘血流灌注。一念之差,明知可为而不为,便有可能让新生儿的健康付出代价。
5 . 为何不让吃饭
打了硬膜外后还能照常吃饭吗?这其实与打不打无痛没有关系。只要产妇临产,一概就不要进固
态食物。产程中有很多情况不可预测,随时有可能转为即刻或紧急剖宫产,而且孕产妇困难气道的比
例比常人高。误吸和困难气道是两件人命关天的事,有很多前车之鉴。
但这项防误吸的措施,常常被人忽视,甚至反对。国内常见的情景是, “现在不疼了,赶快多吃
点,好有力气生。” 有的医护人员还会帮忙劝吃。
“误吸是小概率事件” ,常有人这样说。
变化中的产程,众多的产妇,母胎两命,可防范的小概率事件很多,如果不防微杜渐,会不会终将
以小失大?
6 . 要全天候守护
更重要的是,麻醉科医生要做到7天24小时在产房!孩子要生时,可不管你是在节假日、周末或晚
上。紧急危重情况发生时,也不会提前预告,母婴安危与否,可能就在分秒之间。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