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6月號 潛力人才的八大關卡
P. 101
新沒有什麼價值,顧客和他們公司來往 域:從構想到市場(與創新有關的所有流
也變得很麻煩,但他們還是看不出其中關 程);從市場到訂單(與行銷和銷售有關
聯。想率先在市場推出新產品,或想要快 的流程);從訂單到現金(與財務和後勤
速複製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這些心態導 支援相關的流程)。
致企業看不到擴大產品組合的潛在害處。 這個平台的目標,是大幅減少員工和
大多數公司確實會評估新產品搶走其他產 顧客可能碰到的困難,但飛利浦管理階層
品業務的可能性,但很少人考慮到複雜度 發現,以當時的產品組合來看,必須花費
增加所造成的額外成本。 好幾年才能達到目標。因此,公司也大刀
為了檢視這個問題,我們對 255 名 闊斧地減少產品種類。2000 年,飛利浦
高階主管進行問卷調查,並深入研究七家 的業務包含六大領域:照明、消費者電子
企業,訪談它們的 72 名主管。這些公司 產品、家電和個人護理、零組件、半導體,
包括快遞公司 DHL、IBM、網路銀行西班 以及醫療系統。它逐漸出售利潤率較低的
牙 ING Direct、樂高集團(LEGO Group)、 業務,最後剩下兩大部門:健康科技(健
美 國 信 安 金 融 集 團(Principal Financial 康照護、消費者生活方式)和照明。2016
Group)、皇家飛利浦,以及美國 USAA 金 年,飛利浦又賣掉照明業務,集中心力發
融服務集團。我們發現,平均來說,產品 展健康科技業務。專注一項事業的決定,
多樣與公司獲利能力沒有相關性,但與顧 當然不只是因為營運複雜度造成的困難,
客和員工面對的困難有相關性。簡單來 不過我們採訪的飛利浦高階主管表示,這
說,公司產品組合若是增加愈多可能產生 是一大因素。
價值的創新,就可能在業務運作當中增加 飛利浦的轉型做法達到了中期目標,
愈多會摧毀價值的複雜情況。我們提出三 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A)增加到
個準則來處理這個問題:專注進行產品整 10%以上,自 2011 年以來,股價也提高
合,而不是增加產品;確保產品開發人員, 一倍。但就像許多公司一樣,降低複雜度
與面對顧客的人員和營運人員密切接觸; 的歷程,既漫長又痛苦。
用能引導決策的方式,定義公司目的。 即使多角化程度不像飛利浦這麼高,
也可以感受到創新的黑暗面。1990 年代,
面對創新黑暗面 樂高集團面對方特的積木專利期滿,以及
當初,飛利浦著手處理因毫無管理的 電腦遊戲日益風行,於是全力創新。1997
創新而造成的問題時,很快就了解必須改 到 2004 年,樂高的特殊積木數量增加一
造營運方式和事業組合。為了配合正在進 倍,少數超過 12,000 個。它也跨足新的
行的業務改造計畫,它在 2011 年開始, 領域,像是電腦遊戲、兒童衣物和主題遊
為全球標準化系統和流程建立「綠野」 樂園。隨著產品種類增加,營運流程也愈
(greenfield)平台。這個平台涵蓋三個領 來愈複雜。供應鏈不透明,逐漸對顧客和
版權所有.影印必究| May 2017 |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