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180

(1)「善」《說文解字》:善,會意,從言,從羊。言是講話。羊是吉

               祥的象徵,都是指好的方面。

               「而」是「你」、「你的」「這樣」。

               「從」是跟隨,跟從、參與的意思。

               如果這樣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挑選那些吉祥的人參
               與或者跟從,對那些不吉利的人事就趕緊躲。聖人趨利避害的心理,求吉不求

               害,遇到好事就趕緊參與,遇到壞事就趕緊躲開;遇到好人就往前湊湊,遇到

               壞人就向後閃閃。這與聖人一貫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一致的。



                       (2)「改」《說文解字》:改是改變之意。甲骨文字形,左邊是「己」,象
               一個跪著的小孩子;右邊是「攴」,象以手持杖或執鞭。表示教子改過歸正之意。

               而這句話中的兩個「其」是指一個人的兩個方面,好的壞的;吉祥的和倒楣

               的。如果這樣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積極參與那些吉

               祥、吉利的狀況,設法去改變不吉祥、不吉利的人事物。以天下為己任的聖人

               來說,胸懷天下的一定是要對好的讓他更好,對不好的就設法改變,讓他成為
               更好的自己。



               《論語愛》(157)每天五分鐘 2019/11/4

                        子曰:「聖人(品格能力超出於常人,生而知之者),吾不得而見之矣;

               得見君子者(才德出眾的人,學而知之者),斯可矣。」子曰:「善人(以仁
               存心能行善)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行善而能始終如一),斯可矣。

               亡(無)而為有,虛(空乏)而為盈(充實),約(不足、窘迫)而為泰(有

               餘),難乎有恆矣。」(7.25)






                     「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邢昺疏:「時既澆薄,率皆虛矯,以

               無為有,將虛作盈,內實窮約,而外為奢泰。行既如此,難可名之為有常

               也。」朱注:「三者皆虛誇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 孔子論有恆

               為致善入德之門, 孔子傷時感世的嘆詞,不但堯舜聖賢已經不再現,就連敦禮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