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184

栗、桃、梅等物,容四升。豆為木製加蓋以盛肉,大小如籩。有司,謂官吏,
               即主管其事者。存,是管理。言三事乃君子修身要點,至於籩豆等微末小事,

               則有專人司管,無須君子操心~不亦樊遲請學為稼乎。





               《論語愛》(161)每天五分鐘 2019/11/8

                     子曰:「篤信(堅信)好學,守死(抱定信仰至死不變)善道(弘揚聖賢的

               正道)。危邦(將亂之國)不人,亂邦(已亂之國)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
               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8.13)



                          天下平治,一如一個人,年輕有活力的時候,應該有所表現,老弱生病

               的時候,就該保平安。年輕有活力的時候,如果仍然貧賤無助,那是可恥的;

               老弱生病的時候,反而吃喝玩樂熬夜通宵,那也是可恥的。


                      人當信道誠篤、學道好勤,心意堅定,至死不變,行事合乎義理,無不當

               之行為。若身在國外時,預知那已臨危險的國家,避之而不入,則可免受災

               殃;若身在政治紊亂之國,可潔身而去之,不居該國,可免受禍。天下有道,

               昇平之時,則出仕為官,獻身於國,以事君教民;天下無道之際,則隱居抱道
               以待時,若國家政治清明之際,當踐行所學之道,以供治世之用,自然可安享

               成果;如若尚處於貧困而且卑賤之境,可見道學未至精明,不能益世,是可恥

               也。國家政治不清明時,當明哲保身,退隱養晦以待時,安貧樂道,處於貧賤

               之境;倘若還享受富貴之位,可見守道不堅,貪慕奢華,不能與道共進退,這

               也是可恥的。」




                   孔子教人為學要有為、有守。篤信好學與守死善道,均是進德修業者的心靈

               節操,當天下有道之際,以道宏道,道化天下;天下無道之時,有道難行,則

               隱居養晦,獨善其身,此乃隱之理;所謂的該現則現,該隱則隱,待時應機,

               與道合行,方不失修道之真。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