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4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214
1、孔子崇德和辨惑兩件事。最後八個字引自《詩經》〈小雅〉〈我行其
野〉篇﹝原詩作「成不以富、亦祇以異」﹞」鄭玄的解釋是:「此行誠不可以
富致,是足以為異耳。」
這八字有著「雖然不是想著財富,卻不知道修身以德,只會隨波逐流」、「沒
有自己的主見」、「本末倒置」等等的意思。
《禮記》「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也」。
2、「崇德、辨惑」
(1)「崇德」就是「修德」,「主忠信」和「徙義」兩項都應該包括「修身」
以及「和有德者學習」兩方面。
(2)「辨惑」講的是「情緒管理」,不能愛恨不分。這其實也就是「喜怒哀樂
都要發而中節(合於禮)」,就是《禮記》所說的「中和」。
《論語愛》(195)每天五分鐘 2019/12/12
子曰:「君子(品德高尚)成人之美(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人之惡
(不做對別人不利的壞事);小人反是。」(12.16)
成人之美是一種修養的境界,是一種高尚的品德,要有寬廣的胸懷,和與
人為善的心態,君子內在修身、外在達人,盡可能為人提供方便,儘量給予人
幫助「人溺己溺、人饑己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家懲惡揚善;佛家
教人向善、慈悲普度等,都包涵了成人之美的思想境界。廣結善緣,從善如
流,擇善而從,都顯現成人之美的精神。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用人:
第一,不妒忌有才能的人,看到別人的才能,好像就是自己的才能;
第二,用人所長,避免其短;
第三,敬重賢良,原諒犯錯誤的人;
第四,褒獎正直,從不黜責出去一人。
都展現出聖王明君的仁愛和包容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