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211

食(音飼,指飯)不厭精(米舂的很熟而精白),膾(音快,切細的牛、
               羊、魚等肉類)不厭細。食饐(音意,飯受溫熱而快要餿了)而餲(音愛,食

               品變味),魚餒(音內,魚爛了)而肉敗(腐),不食。色惡(食物的顏色變

               了)不食,臭惡(食物有臭味)不食。失飪(火候不足,食物未煮熟)不食,

               不時(五穀不成,果實未熟之類)不食。割不正(切肉切不方正)不食,不得

               其醬不食(食肉用醬,各有所宜,不得則不食,惡其不備也)。肉雖多,不使
               勝食氣(食以穀為主,故不使肉勝食氣)

               ;唯酒無量,不及亂(酒以為人合歡,故不為量;但以醉為節,而不及亂耳,

               亂必傷人害己)沽(買)酒,市(買)脯(乾肉),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薑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適可而止,無貪心也)。祭於公,不宿肉。祭

               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吃飯睡覺時,不說話,
               養生之道)。雖疏食,菜羹,瓜(必)祭,必齊如也。(10.8)



                        「食不厭精」「食饐」「食氣」「疏食」的食均音飼,指「飯」,其餘食

               音十,作「吃」解。朱注:「食精則能養人,膾粗則能害人。不厭,言以是為

               善,非為必欲如是也。」
               (1)  不時不食,或說未到三餐正飯的時間。

               (2)  割不正與不得其醬不食,或說此二者無害於人,但不以嗜味而苟食耳。

                (3)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或說副食與主食多少,以不造成個人消化不良為

               要。

                (4) 沽酒市脯不食,或說市場上,來路不明不白的食品,恐其不精不潔,絕
               不食飲。

               (5)不撤薑食不多食,或說此非指薑,係指一切食物~食不求飽。

                (6)祭於公不宿肉:朱注:「助祭於公,所得胙肉,歸即頒賜。」古時君主

               祭祀之肉,多分賜臣下,叫胙。其肉或已過一兩天之久,故歸而不過夜即分賜

               或自吃,以防其壞。
               (7)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指家祭的肉,必在三日內食之,

               蓋過三日,其肉必敗,如人不食,則又褻鬼神。之,代名詞,指祭肉。

                (8) 雖疏食,菜羹,瓜(必)祭,必齊如也:疏今作蔬。齊今作齋,孔注:

               「嚴敬貌。」疏食,即菜飯。菜羹,以菜為羹;羹是有菜的湯。瓜是供食的瓜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