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73
改學習修齊治平的仁道, 修道的過程,必是不斷地改正自我的過失,修正偏失
的外在言語、行為,衣食是平常的生活必需品,用來檢驗立志修道。對粗衣粗
食感到羞恥,是虛榮心作祟,那就叛經離道矣。
宋朝范文正公(范仲淹),將俸祿設置義田、學田,把自己有官運的寶
地,設置學校,嘉惠鄉里子弟,使人人都能官運亨通,「人在公門好修行」的
典範。
南北朝時,北魏的高允擔任擬詔書的官職。有一天,北魏太武帝對崔浩
犯了國史之罪,極度氣憤,命令高允立刻書寫詔書,從崔浩以下到僮吏為止,
一共一百二十八人,一律誅滅五族。高允遲疑不忍擬詔,認為古今豈有如此巨
惡的罪刑。高允乞求晉見皇上,稟告說:「崔浩所犯罪刑,如果還有其他罪
惡,這就不是微臣所知。假使只因國史一事觸犯,那罪刑還不至於如此之重
啊!」太武帝大怒,命令衛士將他抓起來,太子在旁拜請皇上恕罪。太武帝氣
平後,反而稱讚高允說:「假使沒有此人勸諫我,必然枉死數千人。那詔書就
改為崔浩誅族,其餘部屬處死,他們的家族就赦免吧!」後來,北魏文成帝即
位,曾到高允家,只見草屋數間,用的是平常的棉被,穿的是破舊的棉袍。轉
到廚房,只看到鹽菜聊以配飯。文成帝大嘆:「古人清貧持家,難道有如此的
嗎?」高允為救無辜,不計身家性命,高遠的志向、仁德的懷抱,而安貧自
若,不恥惡衣惡食。
《論語愛》(58)每天五分鐘 2019/7/27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
「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