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93
君子為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人倫關係和師生關係,存在著為人處事的
「良禽擇木而棲」道理。君子居上位,謀劃辦事,合乎為人處事的道理;小人
得勢,國家不幸,掌握權力的小人做事是助紂為虐。
《論語愛》(80)每天五分鐘 2019/8/18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14.1)
國家政治清明,當做官食祿;國家政治昏暗,做官食祿,是可恥的,這種理解
並未得孔子的真意。若以「五穀」來理解「食祿」,雖然能說通,但不太符合
孔子的忠恕之道。
孔子摯友蘧伯玉,在衛國做官多年。衛靈公寵愛夫人南子,驅逐太子,國家
政治混亂的很。多虧蘧伯玉等幾位衛國賢大夫,才使得衛國,政局雖亂,卻能
以小國存於大國之間,征伐不至,民有所養。
孔子推行禮樂教化,倡導仁義忠恕,與老子的聖人無為而無不治,是「和
而不同」的兩種政治理念。孔子自下而上,所以必須有所作為。老子自上而
下,所以應該保持清靜無為。
原憲,個性狷介,不肯與世俗合流,一生清苦,安貧樂道。孔子意思是,
原憲啊,安貧樂道是對的,不分條件的虛空無為,是可恥的,君子要有所作
為。
原憲觸動,追問下去:「克,伐,怨,慾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
「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好勝、自矜、忿恨、貪慾,都不存於心,不
見於行,這樣做,可以稱為仁嗎?孔子認為可以稱為難能可貴,但仁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