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3 - 創新與創意
P. 203
人工智慧驅動的公司與傳統公司之間的對撞,正出現在許多產業裡:軟體、金融服務、
零售、電信、媒體、健康照護、汽車,甚至農企業(agribusiness)。我們很難想到有什
麼企業,沒有面臨迫切需求必須要把營運模式數位化,因應這些新威脅。
重建傳統企業
要和數位對手競爭,必須改頭換面
對傳統企業的領導人來說,與數位對手的競爭,不僅包括部署企業軟體、建立資料工作
流、了解演算法和進行實驗。這些都需要重新建構公司的組織和營運模式。長久以來,
公司一直是透過更大程度的聚焦與專精化,來優化規模、範疇和學習,這導致現今的絕
大多數企業,都擁有各部門壁壘分明的結構。好幾代的資訊科技,並沒有改變這種模
式。數十年來,資訊科技一直被用於強化特定部門和組織單位的績效。傳統的企業系
統,甚至常會強化各部門和各產品之間壁壘分明與切割的情形。
然而,壁壘分明的部門,是人工智慧驅動的成長之敵。像是 Google 的廣告、螞蟻金服的
網路銀行 MyBank 之類的事業,刻意不採用那種壁壘分明的做法,而是設計成可善用一
個整合的資料核心,以及統一且一致的代碼庫。當公司中的每一個部門,都擁有自己的
資料和代碼時,內部開發就會零碎分散,幾乎不可能在部門之間建立連結,也難以和外
部企業網路或生態系統建立連結。而且幾乎不可能全方位地了解顧客,這種對顧客的完
整了解內容是取自每一個部門與職能單位,同時也能供每一個部門與職能單位使用。因
此,公司在建立新的數位核心時,應避免深度切割劃分它的組織結構。
雖然轉換為人工智慧驅動模式的過程充滿挑戰,但許多傳統公司已開始進行這種變革
(我們已和其中一些公司合作)。我們最近做的一項研究,檢視了服務業和製造業中超
過 350 家傳統企業,結果發現大多數企業已開始在組織內部加強資料與分析。諾斯壯百
貨(Nordstrom)、沃達豐(Vodafone)、康卡斯特、威士卡(Visa)等許多公司,已經
有了重要進展,重新設計營運模式的關鍵組成元素,並將它們數位化,而且開發精密複
雜的資料平台和培養人工智慧能力。你不必是軟體新創公司,也能把業務關鍵要素數位
化,但你的確必須面對各部門壁壘分明的局面,以及零碎分散的舊系統,還必須添加多
種能力,並重新打造企業文化(想知道推動這種轉型的關鍵原則,見邊欄:「將人工智
慧置於企業核心」)。
富達投資集團(Fidelity Investments)正在使用人工智慧,來推動重要領域的流程,包括
顧客服務、顧客見解和投資建議。富達的人工智慧計畫是以多年的努力為基礎,這些做
法要把資料資產整合為一個數位核心,並根據這個核心重新設計整個組織。這項工作尚
未大功告成,但在整個公司的許多高價值使用案例中,人工智慧的影響已明顯可見。為
了和亞馬遜競爭,沃爾瑪正以人工智慧為核心來重建營運模式,並用一個以雲端為基礎
的整合架構,取代傳統壁壘分明的多個企業軟體系統。這可讓沃爾瑪在各種功能強大的
新應用軟體中,使用自家獨一無二的資料資產,並透過人工智慧和分析法,自動化或強
化愈來愈多營運工作。在微軟,執行長納德拉把公司的未來,押注在營運模式的全盤轉
型。(見邊欄:「微軟的人工智慧轉型」。)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