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4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444
406 苏东水文集
“民为贵”等。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是以人为核心的,但是上述的“人本”思想还停留在工具论的层面
上,离近现代的人本管理哲学还有一定的距离。
东方管理学的“以人为本”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将人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一切管理工作都
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展开,这是它的浅表内涵;二是通过给人们提供充
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不断地运用挑战来锻炼人的智力、体力乃至意志品质,并在此全面发展的基础
上,努力实现摆脱自然束缚的自由发展,提高人的生命存在质量,这才是“以人为本”的深层内涵。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得到了普世的认同,以人为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得到
升华。 东西方管理、理念和做法有很多不同,但是也有不少人类共同的东西,如对“人本精神”的追
求。 2008年5月22日的环球时报上有文详撰“以人为本拉近中国与西方的距离”,可说这是“以人
为本”在新时代的升华,也充分显示了东西方在人本理念上的融合。 以人为本上升到国策的层面是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升华,彰显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本”观念的深入人心。
第二,“以德为先”。 东方管理文化强调道德伦理的作用。 《大学》中说:“德者,本也。”儒家管理
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修己”即自我管理,“修己安人”包涵了带根本性的管理方法。 “修己”就是让管
理者作出道德示范,在无形中影响受管理者的行为,从而达到“安人”的目的。 “以德为先”即强调道
德伦理在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管理者而言,高水平的道德修养是必备条件之一。 正所谓“德者,才
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为政以
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在管理中,管理者经常要运用权威来指挥和影响
组织成员,其中有些权威是制度所赋予的,另一些则有赖于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和其他优秀品质,东
方管理学更推崇后者。 管理者要通过“修己”树立道德之威,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也要
通过“修己”实施自我管理,遵守职业道德,以求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第三,“人为为人”。 “人为为人”其实是两个有分有合的命题。 “人为”的根本问题是发挥人的
积极性。 与西方管理相比较,也可以部分地归结为激励问题。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
个“伪”不是假装,而是“人为”,即人的努力。 在东方管理文化中“人为”思想贯穿始终而形成了颇具
特色的“人为学”。 东方管理学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它是对中国管理、西方
管理以及华商管理等理论与实践融合、提炼、萃取的结果,是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特征,是贯穿东方
管理学的主线,也是东方管理学派的宗旨。 “人为为人”是指“每个人首先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
‘正人必先正己’,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身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
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人为为人”
从管理行为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揭示了古今中外一切管理行为的本质。 “人为”是一
种自我导向的个体心理行为。 在强调个体内部指向的心理行为的同时,强调“主体人”心理行为的
可塑性。 “为人”则是指一种他人导向的服务行为,是个体对外部对象的心理激励行为。 在强调自
身心理行为的可塑性的同时,客观上产生服务他人的效果。 “人为为人”则强调个体心理行为与外
部对象心理激励的互动性,“人为”与“为人”互相联系并且互相转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越来越“平”,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文化交流的规模越
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层次越来越深,东西方管理融合的趋势也愈发明显。 东方管理科学正是在
这样的背景之下,融合了东西方管理精华的结果。 东方管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
为”精髓与理念可视为未来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管理运营的基本原则,它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博大
精深的内涵,为深化和发展管理理论,丰富管理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它必然走向世界,为世界管
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