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1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461
《 论持久战》 与人本管理( 2011) 423
毛泽东重视军事指挥者决策的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
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战争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不是没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 但计划性不
等于完全的固化,要将计划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 “战略计划,是基于战争双方总的情况而来
的,有更大的固定的程度,但也只在一定的战略阶段内适用,战争向着新的阶段推移,战略计划便须
改变。 战术、战役和战略计划之各依其范围和情况确定而改变。”① 孙武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十而围
之,五而攻之”;“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动而不速,举而无穷”。 毛泽东这样说:“灵活,是聪明
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
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②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莱伯格曾指出:“西方只把主
动用于进攻,而在中国传统中在防御时也能采取主动。 这就要靠灵活多变的指挥了。”《论持久战》
中,毛泽东提出要根据不同战争时期、不同战略阶段的敌我力量对比和我军作战能力、任务,适时进
行军事战略调整,不但使用战术,还须变换战术,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要用土地换时间,以取得战争
主动权。 对于组织发展过程而言,制定一个长期的相对固定的战略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要注
意根据市场环境的发展情况作出灵活的调整,避免由“机械主义”而导致的困境。
经过多年的研究,笔者提出管理本质是“人为为人”。 “人为为人”是指“每个人首先要注重自身
的行为修养,‘正人必先正己’,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身的行为,创造一
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
挥。”“人为为人”从管理行为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揭示了古今中外一切管理行为的本
质。 “人为”既强调管理者的道德修养,也包括管理决策要具备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但“人为”的
根本目的不是在于战胜对手,而是在于“为人”,即更高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更大范围内组织和社
会福祉增加,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动态意义上的组织内外各方利益的最大包容
和组织良性发展。 因此,“人为为人”思想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精
华的管理理念,是包含组织竞争但又超越竞争的更为博大、更为先进的新管理理念。
五、“ 抗日统一战线”———团队建设
毛泽东十分注重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在《论持久战》中反复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
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
最后的胜利。”③ 毛泽东认为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
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
的兴起。 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④
注重组织内部的团结很重要,这就要从组织内部合理的组织安排入手。 从哲学角度来说,要着
眼于整体功能状态的优化,做到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寻求最优目标,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
之和的目的。 孙武也曾说过:“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都是说要有
合理的组织安排。 毛泽东所提倡的游击战考虑了人员编配等问题,为保持灵活机动性,人数受到限
①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463页。
② 同上书,第462页。
③ 同上书,第481页。
④ 同上书,第4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