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2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502
466 苏东水文集
(
二)经济监督的职能
经济监督的目的决定了经济监督必定具有如下职能:
(1 ) 预防性职能———提前排除问题和潜在的紧急情况及其原因,以便防止在社会经济机构运
转中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缺点。
(2 ) 补救性职能———排除存在的缺陷产生的因素和弥补其后果。
(3 ) 完善性职能———发现和利用现有潜力,对不断改善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作出积极的贡献。
(4 ) 解决和参与性职能———领导和群众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进展直到问题的最终解决作出的积
极贡献,克服危急情况,彻底消除缺陷和困难。
(5 ) 评价和促进性职能———证实和适当估价取得的成果,奖励或者惩罚。
(6 ) 情报性职能———经常向有关决策机构提供从监督中获得的、制定新决议需要的一切总结
性情报。
(7 ) 教育性职能———推广正面的经验以及在完成目标和任务中得到的教训。
显然,所有这些职能应该全部体现在整个监督工作中,构成保障监督经济效益和实现其在科学
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的一个整体。
三、经济监督的过程
懂得了经济监督的目的和职能,就能了解和认识经济监督的全过程了,监督过程包括: 计划
(开始阶段)、观察、评价、纠正(监督本身的展开阶段)、教训(综合、推广经验阶段)五个主要阶段。
兹分述如下。
(1 ) 计划。 为了制订监督计划,一旦决议作出之后,作决议者就应答复下列问题: 监督什么?
由谁监督? 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进行监督? 怎样监督和监督的目的是什么? 实现通过的决议和
确定的计划的方式是什么?
制订监督计划的第一阶段,是对监督什么和由谁监督这一问题的答复,是确定效果因素。 这一
阶段适当的工作至少要求有这些: 确定领导任务以保障执行者的自我监督系统;根据合理执行计
划指标的要求,对于系统和对每个子系统的输入—输出确定适当关系;准确地指明每个子系统和下
属系统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输入和输出的参数的因素分析;确定需要观察的效果因素的条件;在有
益的效果因素对所获得成果没有重大影响的限度内确定公差,即允许的正负值。
制订监督计划的第二阶段,是回答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实行监督这一问题。
制订监督计划的第三阶段,是确定监督方式,即怎样、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形式来实现监督,
并用前面确定的成分来加强这些途径、形式和方法。 这里还要确定,特别是在推广经验方面和在取
得过渡到新的决议周期所需要的情报方面,利用监督效果的可以预测的方式。
(2 ) 观察。 作为监督过程阶段的观察,其对象是研究最重要的和最具有特色的事实和现象,以
便从关键地点和时间取得最能说明问题的情报,从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其作出评价。 这样,观
察系统将具有许多关于所注意的系统及其活动的情报输入,在输出时将提供关于完成决议的最重
要参数,即效果因素方面的筛选过的,适用的和准确的情报。 因此,同这一阶段相适应的环节将是
一连串的行动,这些行动将把事实、现象和在系统中发生的实际过程,连接成尽可能真实的模式。
(3 ) 评价。 作为监督过程的阶段,评价的目的是确定效果因素对计划或规定的水准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