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3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503
经济监督的特点和过程( 1978) 467
和偏离,根据计划的目标、指标和定额确定其意义和动态,以便能够提供最适当的纠正行动所需要
的根据。 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单位系统中存在的生动现实将构成评价系统中的输入,效果因素的实
际数值对标准数值显示的和潜在的偏差偏离在预测前和预测后的动态模型代表输出。
评价效果因素的主要阶段将相应包括: 上述模型同决议、措施、行动纲领以及计划等提供的模
型进行比较,指明偏差和偏离及其大小,确定偏差和偏离超出公差范围或者具有这一倾向的程度,
确定原因(干扰和干扰因素)及其倾向性(诊断分析);确定偏差和偏离、干扰和干扰因素分别的和累
计的影响;根据在规定期限内获得效果过程的正常进展情况确定方向、程度、意义和重要性;确定偏
差和偏离、干扰和干扰因素所产生的明显后果的时间,以及对采取有效行动拥有的最长时间。
为了实现能为制定有效纠正措施提供充分依据的分析,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和前提,具体有如
下几点: 发现正在或已经影响了偏离的实际因素;分析其倾向,并通过运算这种研究方法建立一个
模型,从而引出解释影响上述因素,实现调节(分析的诊断性质)的可能的方式: 时间因素的含义,
指证实—估价效果的时刻和贯彻纠正决定的时间之间的差别,原来确认的条件可能改变时间差别。
(4 ) 纠正。 作为监督过程阶段的纠正,要求在分析偏差、偏离、干扰和干扰因素的基础上制定,
并对效果因素失调参数中的每一个参数实行必要的纠正措施。 为此,首先需要确定在有效时间内
能够采取有效行动的措施。 然后需要确定与纠正对象(决议、计划、结构、系统,即输入状态、输出)
密切联系的行动方式以及纠正行动的价值,即纠正措施的范围、方向、内容,包括执行的时间。 重要
的是在这方面也要有相互关系的最优标准的确切性。
从动态意义上理解的监督过程,归根结底是把提出纠正决议作反观察和实现调整任务全过程
的行动。 这种决议是调整在决议发出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通信过程中情报相应变化的比率(速度、
比例、关系、价值)。 同时监督机构对“常规”决议也可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采取行动,这是指预先
认识以及可以预测的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领导机构(决议制定者)在考虑所有偏差和可能的原因
的情况下,提前就行动的适当方式作出决定。 因此,纠偏决议实质上已在监督规章中早有规定,因
为它只是执行明文规定的内容而已(当然要适当考虑偏差的大小和需要采取的纠偏决议的范围大
小)。 这种决议可以包括在一般叫做计划前的决议中(有时叫做惯例图表),它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
监督周期,并确保对不能拖延的问题所必需的时效。
(5 ) 教训。 利用监督的教训,是监督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并且是十分重要的阶段。
首先,通过对效果的评价,监督还要完成干部和劳动集体所做贡献加以测定和评判的职能,为
完成主管机关在领导过程中实施提出论证和刺激的职能提供必要的情报。
其次,采取纠偏决议和纠偏行动顺利结束后就可以认为监督过程的周期已经完毕,从技术的、
实用的、狭隘的观点看,实际上也是如此。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自我适应
系统并进行着自我完善,自我完善这个方面作为监督的结果和其自然延伸可能是整个监督活动的
最重要的方面。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不给领导改进其掌握的情报的可能性,监督就会徒劳无益和半
途而废,也不会为今后的行动作出有根据的决定。
四、经济监督的必要性和作用
为什么要加强经济监督呢? 这里要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从提高经济管理效益
的要求,从当前经济领域客观存在的问题来认识加强经济监督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