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7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587
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历史( 1991) 551
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历史( 1991 ) ①
沿海地区是按照濒临海洋这个共同的地理特征所划定的区域。 在中国历史上,这个地理区域
在封建经济中并不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从未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而是从属于不同的农业
经济区。 但沿海地区与商品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运输条件,在封建
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始终处于前列,并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萌发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正常的经济发展过程被打断,沦落为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通商口岸
基地。 外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直接嫁接到这块土地上。 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也相继在
此萌生。 新式的贸易、金融、工矿等行业畸形发展起来。 随之,中国经济重心迅速东移,沿海和内地
经济形成强烈反差,演变为典型的二元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在平衡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指导下,沿海和内地经济协调并进,关系日臻完善。
但在当今世界经济交往的大潮中,沿海地区仍为中国与世界各地进行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前沿阵地,
肩负特殊使命。
一、中国古代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进程
(1 ) 传统经济区域的演进与沿海经济的发展。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当西方侵略者凭借鸦
片和洋枪洋炮打开清王朝锈蚀的国门时,中国还没有迈出农业文明的圈子。 世界历史表明,农业文
明大多起源于大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上。 中华文化的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 因此,沿海地区的早
期开发主要取决于农业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约在八千年前,中国古人就在黄河中下游两岸狭长而肥沃的冲积平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
灿烂的农业文明。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经济区域,史称“三河地带”。 此后,它长期成为“土
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的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包括今山东、河北、天
津等沿海的广大平原地区。 因此,黄海北部和渤海西部沿岸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得到开发的农
业经济区。 当然,这种开发从属于黄河文明,与海洋没有直接关联。 从西周初年开始,中国经济重
心西移,在泾河和渭河两岸的八百里秦川上形成了新的农业经济区。 这个经济区远离沿海。 原黄
河下游沿海地区的农业继续发展,但地位已退居关中地区之后。
西汉初年,江南沿海地区还处于火耕水耨的原始落后状态,树茂林密,毒蛇猛兽出入其中。 但
① 本文是作者主持国家教委全国重点学科博士点课题《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之一,收入1993年7月复旦大
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主编的《中国沿海经济研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