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9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589

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历史( 1991)  553




                    尽管如此,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还是有着缓慢的发展。 而沿海地区正是这种发展的先导。
                鸦片战争前,由于生产的集约化、人口的稠密、运输条件的便利等因素,致使沿海地区相当一部分人
                口被游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生产。 例如,在江苏苏州、常州,浙江杭州、湖州、嘉兴等地的丝织业
                中,普遍出现了以家庭副业和个体手工业者作坊为形式的小商品生产经营。 江苏松江、无锡成为全
                国手工棉纺织业商品生产基地。 广东佛山成为铸造铁锅、铁钉、铁线等小五金的商品生产基地。 手
                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作为手工业原料的农产品的商品化。 江苏“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
                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之七八”① 。 松江附近地区的“东南高地,棉七
                稻三”② 。 北方直隶地区也植棉甚广,致粮食不能自给。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由定期集市发展

                起来的小市镇在沿海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普遍兴起。 这些市镇就像网络上的结,把分散的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联结为一个市场整体。 封建金融机构的应运而生和大量设立,是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
                达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北京、上海和广州等沿海大城市是票号、钱庄和银号的活动中心。 据统计,
                从1776年至1796年,上海的钱庄共有106家,并成立了钱业公所。 这些封建金融机构在促进地区
                物资交流和扩大国内市场方面曾起过一定作用。

                    封建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萌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 沿海地区是中国封建社会内
                部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 早在明代广州苏州的丝织业中,就已存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雇佣关系。 并且这种雇佣关系已达到相当规模,“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
                又数千人”③ 。 那些“计日受值”的被雇佣者每日聚集在固定的地点,等待受雇。 鸦片战争前的上海
                沙船业已具相当规模,有船只千余条,也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 因此,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
                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前的沿海地区的确已
                表现出这种发展趋势。

                                       二、中国近代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演变




                    (1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与沿海地区自然经济结构的顽强抵抗。 工业
                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要求越出国界,寻求更广阔的市场。 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通商
                要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但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1757年至鸦片战争爆发,一
                直把通商口岸严格限制在广州一口,使西方国家的通商要求受挫。 尽管如此,中外贸易并未间断,

                中国始终处于有利的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 英国输入中国的机器制成品几乎都是亏本生产,没
                能打开中国市场。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资产阶级悍然把鸦片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武器,从而开
                始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中英贸易关系从此发生根本转变,致使中国出现银荒局面。 1838 —1839

                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已达35500箱。 鸦片毒害了中国人的体质,阻碍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沿海
                地区受害最烈,仅苏州一府,吸食者就达几十万,耗银不计其数。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官员极力
                主张禁烟。 虎门焚烟后,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
                岸,取消公行制度,实行协定关税。 英商在通商口岸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从此,中国门户洞

                开,东南沿海地区首先成为外国侵略者进行经济掠夺的对象。 他们在这里走私鸦片,掠卖华工,无


                   ①  李文治: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83页。
                   ②  同上。
                   ③  《明实录·神宗万历实录》卷361 ,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   593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