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59
大力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 1979) 21
难以存在的。 决策总是面对未来,而未来总是带有不确定性,因此决策多少得冒一定风险。 而且获
得高成就的决策往往要冒较大的风险。 对于决策者来说,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冒风险,敢不敢冒风
险,而是在于既要清醒地估计到各项决策方案所存在的风险的程度,又要在冒风险的代价与所得之
间慎重的权衡,看看值得冒多大的风险,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可以允许的风险的限度,使风险损失不
致引起灾难性的不可挽回的后果。 也就是说,决策要留有风险发生后生存的余地,才不至于失败。
10.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的整体观点
在认识某一些决策对象的客观规律时,必须考虑该事物所处的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进行系
统分析。 决策者在考虑问题时把注意力放在与决策对象相互联系的全局上,把决策对象和过程的
各个要素看成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从他所处系统的整体出发,寻找系统内要素间相互
结合的合理结构,协调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统筹兼顾,以起到驾驭全局的作用,达到整体优化。 在决
策中要注意切实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近期目标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既要有短安排,也要有长规
划;既要立竿见影,也要立足长远。 二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既要念好自己的“经”,也要创造性地
贯彻上级意图,全面推进本地各项事业。 三是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既要突出重点,狠抓主要矛盾,
也不能忽视一般。 四是大决策和小决策的关系。 大决策事关重大,必须稳妥、慎重;小决策也不能
敷衍了事。
六、提高决策水平的途径
我们知道了决策好坏的标准,不等于马上就提高了决策水平。 决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学习锻
炼的过程。 提高决策水平的办法很多,无法全面介绍,但是如果决策者能够在规律、信息和方法这
三个重点方面不断地下功夫,他的决策水平就有可能不断提高。 现分述如下几方面:
1.逐步掌握决策对象的规律性
合理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对决策对象有关因素间的客观必然联系的认识之上。 不了解客观事物
的规律,把决策建立在主观想当然的基础之上,是必然要失败的。
下面以企业管理为例,研究如何掌握企业三大类管理决策对象的规律。
第一,是战略性经营决策规律。 如企业的新产品设计、技术革新计划、投资方面等。 这方面决
策最需要的知识是客观经济规律。 现在西方有一门称为“管理经济学”的新学科,它研究企业和市
场的关系,探讨市场构造、需求分析、价格变化、资金金融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是西方企业进行经营
决策的理论依据。 这门学科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带有浓厚的主观价值论色
彩,因而从根本上来说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科学原理的。 但由于它在市场需求变化、需求弹性
以及各类商品的需求特点等方面都作了数量关系上的细致分析,因而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更主要的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理论来研究企业战略性经营决策。
第二,是组织制度与人事问题方面决策的规律。 这是有关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指挥与监督等
组织制度的建立、人员的选拔与使用等企业内部的决策。 这方面需要的是管理决策与干部工作方
面的知识。 西方目前在管理现代化中盛行的“行为科学”“组织学”之类学科,是资本主义国家企业
管理中有关这一方面决策的理论依据。 如,加查等人所著的《行政管理决策》一书是运用行为科学、
组织学原理解决这方面决策问题的著作。 这些学科虽然对我国管理决策也有一些参考价值,但对
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与管理体制的特点,总结出一套可作我们这方面
决策依据的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