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3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43
建立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 2000) 707
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将进一步加深,形成国际生产体
系,且分工越来越细微、联系越来越紧密、协作越来越频繁,从而使各国的生产活动逐步形成一种相
互依赖、互为一体、共同发展的状态,以至于曾是局部的、分散的生产被有机地组成为国际生产体系
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所以,各国产业结构政策应是适应这一趋势的。
(4 ) 产业技术政策方面。
———东方产业技术政策。 前已说明,东方社会网络有助于节约交易费用和降低机会成本,所以
在农业社会,农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网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在农业
技术创新方面,网络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但在消化吸收创新技术方面,它可以降低营销成本。 这
是网络营销、关系营销秘诀所在。 事实上,中国政府在考虑制定技术政策时,只要增大投入资本,在
营销方面不必像西方社会考虑那么大的广告、营销成本,因为传统上中国人从心底里相信关系而不
相信广告。 又例如日本人的民心是外国产品进入日本的最大障碍。
———西方产业技术政策。 西方产业经济是三要素结构,社会网络不健全。 个人主义的创新有
利于新技术开发,在营销方面也与东方社会大不相同。 从政府角度看,技术开发阶段恐怕投入要小
一些,而在营销阶段的费用则要大大增加了,因为西方企业要销售,先要建一个适合其销售关系的
小型网络,然后销售,所以西方企业营销成本高。 同时西方社会对外国产品进入也主要是设置技术
和法律壁垒,而东方主要是社会网络壁垒。
———全球化时代产业技术政策。 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竞争的焦点。 从日、美科技创新政策比
较,美国政府把握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先机。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日本的成功的经验与
失败的教训,如何兼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并形成全球化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是一个值得研究
的问题。 中国的产业技术政策既要有高创新,又要有高消化,这应当是新世纪中国的追求。
(5 ) 产业规制方面。 西方国家产业规制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企业作用,政府配合市场和企业
作用。 东方国家产业规制除了市场作用和企业作用,更突出政府和社会的规制功能。 体现在政企
关系方面,日本的政府主导和美国的民间主导模式形成鲜明的对照。 美国的产业规制模式更加市
场化,例如,本来对民用航空业有主管机构,后来放松规制,竟连这个主管机构本身都被取消了。 这
在东方国家是难以想像的,这本身也说明了美国产业规制中市场自律规律的发达。 日本的产业规
制模式的市场化特征就不如美国明显。 以行业规制为例,日本行业规制更多地体现了“官僚主导、
官民协调”的特色,更加突出了政府和社会的规制功能。
5.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 ) 经济增长的社会资源基础。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物的投入和个人
主义的作用,社会资源相对较为薄弱,这种经济增长忽视了社会的作用,因而是片面的增长,全球问
题是片面增长的结果。 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社会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这种社会网络资源,
对西方人来说是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可是对东方人来说,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固有的管理文化优
势。 东亚经济现代化成功地运用了儒家管理文化,而儒家管理文化就是建立在社会网络之上的。
(2 )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文化基础。 产业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社会网络进行有效组织,扩展
人类的选择机会和能力,以期尽可能地平等地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 产
业可持续发展观是通过与社会网络相联系的方式扭转传统发展观,人们应抛弃个人利益而代之以
为其所在的群体利益服务。 它不仅把人类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而且把人们之间的关系置于一切
之首。 它使民众参与意识增强,鼓励社会各部门的长期合作。 社会网络的概念使满足后代需要的
思想变得易于实现,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 现代全球网络与传统社会的网络重叠,真正